奸渠必剪


   奸渠:为非作歹的头目。对为非作歹的头目,必须坚决铲除。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ān qú bì jiǎn
成语简拼 jqbj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奸渠:为非作歹的头目。对为非作歹的头目,必须坚决铲除。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不待赭汙之奴,而奸渠必剪,无假里端之籍,而晋子咸诛。”


成语典故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不待赭汙之奴,而奸渠必剪,无假里端之籍,而晋子咸诛。”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阴险,虚伪,狡诈:~人。~狡。~刁。~佞。~雄。~智(为非作歹的心计)。藏(cáng )~。 不忠于国家或自己一方的人:~细。内~。 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淫。强~(亦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如“~~民意”)。通~。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道(亦指途径,门路)。沟~。 大:~帅。~魁(首领)。 方言,他:~侬(他,他们)。~辈。 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

通“讵”。相当于“岂”、“哪里”。“掾部~有其人乎?”

一定:~定。~然。~须(一定要)。~需(不可少的)。势~。未~。事~躬亲。 决定,肯定:“深念远虑兮,胜乃可~”。 固执:“毋意,毋~”。 果真,假使:“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一种铰东西的用具:~刀。 像剪子的东西:火~。夹~。~床。 用剪子铰:~断。~开。~影。~报。~纸。~裁。 除掉:~除。~灭。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奸』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居寒切,𠀤音干。 《說文》犯也。 《增韻》犯非禮也。 《玉篇》亂也。 《左傳·成十三年》奸絕我好。 《前漢·溝洫志》使神人各得其所,而不相奸。  又《集韻》居顏切,音菅。私也,僞也。  又與干通。 《莊子·天運篇》以奸者七十二君。 《史記·齊世家》尚以漁釣奸周。  又讀若堅。 《史記·龜筴傳》寒氣不和,賊氣相奸。同歲異節,其時使然。 《廣韻》古顏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顏切,𠀤音菅。 《說文》私也。一曰詐也,淫也。 《書·舜典》𡨥賊姦宄。 《註》劫人曰𡨥,殺人曰賊,在外曰姦,在內曰宄。 《禮·樂記》政以一其行,𠛬以防其姦。 《管子·君臣篇》止詐拘姦,厚國之道也。 《張衡·西京賦》禁禦不若,以知神姦。魑魅罔兩,莫能逢旃。刪天韻本通。 《字彙》叶音堅,非。  又高麗用中國書,獨以姦爲好字,好爲姦字。見《正字通》。

『渠』

《唐韻》彊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求於切,𠀤音蕖。 《說文》水所居也。 《禮·曲禮》溝渠必步。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入湖。  又渠渠,勤也。 《詩·秦風》夏屋渠渠。 《箋》渠渠,猶勤勤也。 《註》深廣貌。  又大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誅其渠帥。  又樂章名。 《魯語》金奏肆夏樊遏渠。 《註》納夏一名渠。  又漸也。 《淮南子·汜論訓》渠幨以守。 《註》渠,漸也。  又軒渠,笑貌。 《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  又俗謂他人爲渠儂。  又水名。 《水經注》水出鄭縣南巴嶺,流逕宕渠縣。謂之宕渠水。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謂車輞爲渠。 《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 《註》渠,車輞,言跰腳也。  又犀渠,甲名。  又楯也。 《吳語》文犀之渠十行。  又芋渠。 《馬融·廣成頌》蘘荷芋渠。  又夫渠,荷名。別作蕖。  又姓。 《史記·年表》漢渠復縈。  又《集韻》其據切,音遽。與詎同。 《字林》未知詞也。 《史記·張儀傳》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  又與遽通。 《史記·陸賈傳》使我居中國,何渠不若漢。  又《正韻》臼許切,音巨。義同。

『必』

《唐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璧吉切,𠀤音畢。 《說文》分極也。从八戈。戈亦聲。 《趙宧光箋》弋猶表識也,分極猶畺界也,故从八弋。  又定辭也。 《詩·齊風》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又專也。 《揚子·太𤣥經》赤石不奪,節士之必。 《註》石不可奪堅,丹不可奪赤,猶節士之必專也。  又期必也。 《論語》子絕四,毋意,毋必。  又審也。 《後漢·劉陶傳》所與交友,必也同志。  又果也。 《後漢·宣帝紀贊》孝宣之治,信賞必罰。  又必育,人名。燧人氏之佐也。 《羣輔錄》必育受稅俗。 《註》受賦稅及徭役,所宜施爲也。  又《字彙補》赤犮必力。山名。河水所出也。見僧宗泐記。  又《古今字考》幷列切,音縪。組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圭中必。 《註》謂以組約其中央,以備失墜。◎按周禮考工釋文,必卽組也,讀如縪者,俗讀之也。弓檠之䪐从韋,正譌欲舉以駁《說文》,迂矣,當以《說文》爲正。  又按必字不从心,《字彙》幷入心部。《正字通》因之,取其形似,便於檢閱爾。

『剪』

《唐韻》卽淺切《韻會》子淺切《正韻》子踐切,𠀤箋上聲。 《玉篇》俗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