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吞吐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包容吞吐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唐·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校。”
唐·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校。”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 姓。
包容,包含:~蓄。~容。~养(a.蓄积并保持,如“~~水源”;b.指修养,如“他很有~~”)。包~。蕴~。海~。 沉,潜:~泳(水中潜行,喻深入体会)。~淹。~濡(浸渍,滋润)。 公路或铁路下面通沟渠的管道:~洞。桥~。
现在:~天。~生。~世。~番(这次)。古为~用。~是昨非。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古』《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𠀤音鼓。 《爾雅·釋詁》古,故也。 《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 《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 《玉篇》久也,始也。 《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詩·邶風》逝不古處。 《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 《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又《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註》先古,謂先祖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 《註》終古,猶言常也。 又賁古,縣名。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又姓。 《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又草名。 《爾雅·釋草》紅蘢古。 《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又《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 《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又《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涵』《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南切,音含。 《說文》水澤多也。 《揚子·方言》涵,沉也。楚郢以南曰涵,或曰潛。 又容也。 《詩·小雅》僭始旣涵。 又《集韻》胡纔切,音咸。詩小雅鄭康成讀。 又《廣韻》胡感切,音頷。 《玉篇》沒也。一曰水入船。 《集韻》或从圅作𣹢,从岑作涔。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吟切,音金。 《說文》是時也。 《廣韻》對古之稱。 《詩·召南》迨其今兮。 《毛傳》今,急辭也。 《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 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 《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 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 《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又叶居良切,音姜。 《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𠃌會意。𠃌,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