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漆如胶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ú qī rú jiāo
成语简拼 rqrj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如何,无庸深考。但觉与新嫂嫂情投意合,~。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成语典故

见 “如胶似漆”。〔例〕只见他俩人~,形影不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落叶乔木,树皮内富含树脂,与空气接触后呈褐色,即“生漆”,可制涂料,液汁干后可入药。 用漆树皮的黏汁或其他树脂做成的涂料:油~。~片。~器;~雕;磨~画(均为工艺品)。~包线。 用漆涂:把门窗~一下。 黑:~黑一团(a.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b.形容一无所知。均亦作“一团漆黑”)。 姓。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如』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漆』

《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𠀤音七。水名。 《說文》水出右扶風杜陵岐山。 《書·禹貢》導渭自鳥鼠同穴,東會于澧,又東會于涇,又東過漆沮。 《山海經》羭次之山,漆水出焉。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右扶風。  又古邑名。 《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  又海名。 《張說·梁四公記》黑谷之北有漆海。  又木名。 《詩·鄘風》椅桐梓漆。  又木汁可髤物。 《書·禹貢》厥貢漆絲。  又物之黑者曰漆。 《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 《註》漆車,黑車也。  又《集韻》七結切《韻會》《正韻》千結切,𠀤音切。祭禮之容。 《禮·祭義》濟濟漆漆。 《註》漆漆者,專致之容。  又《集韻》七四切,音次。與髤䰍𥿴同。以漆塗器也。 本作桼,亦作柒。

『如』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胶』

《韻會小補》與交同。日月之交道也。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𠀤音交。 《說文》昵也。作之以皮。 《徐曰》昵,黏也。 《玉篇》煮用其皮,或用角。 《廣韻》膠漆。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施膠必厚。  又《弓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廉。鹿膠靑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凡昵之類,不能方。 《註》昔音錯。純赤之中,文又交錯也。澤,表裏有文,色潤澤也。紾,縝密。摶,音團,團圓也。廉,利也。昵,本作𩸨。不方柔韌,不取其方整也。  又《爾雅·釋詁》膠,固也。 《疏》膠者,所以固物。 《詩·小雅》德音孔膠。 《傳》膠,固也。  又《博雅》欺也。  又戾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蜿灗膠戾。 《註》膠戾,邪曲也。  又《廣韻》太學也。 《正字通》東膠,周學名。周之學,成均居中,左東序,右瞽宗。東膠卽東序也。  又《集韻》糾也。 《禮·王制》養國老於東膠。 《註》膠之言糾也。  又《正韻》黏泥不通。 《莊子·逍遙遊》置杯焉則膠。  又膠葛,氣也。 《前漢·揚雄傳》撠膠葛,騰九閎。 《註》膠葛,上淸之氣也。  又《韻會》和也。 《詩·鄭風》雞鳴膠膠。 《傳》膠膠,猶喈喈也。  又詐也。 《揚子·方言》膠,譎詐也。涼州西南之閒曰膠。  又《韻會》水名。萊州有膠水。  又地名。 《戰國策》以膠東委於燕。  又姓。 《前漢·古今人表》膠鬲。  又《廣韻》古孝切《集韻》居效切,𠀤音敎。義同。  又《韻會》《正韻》𠀤古巧切,音絞。動撓貌。 《莊子·天道篇》膠膠擾擾乎。 《音義》交卯反。  又《集韻》女巧切,音橈。澩膠,雜亂貌。  又乎刀切,音豪。戾也。 《楚辭·九辯》何况一國之事兮,亦多端而膠加。 《註》膠加,戾也。音豪。  又《五音集韻》口交切,音敲。面不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