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小孩子。妇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3回:“果如张仙所言,形于诗歌,扮为杂剧,弄得妇孺皆知。”
孺:小孩。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范文澜《中国近代史.附录》:“这些本来都是公开的在当时是妇孺皆知的事实,但是统治阶级却把它隐蔽起来。”《星火燎原(选编之一).湘西再起》:“可是提起他(贺龙)的名字,湘鄂西的人民差不多是妇孺皆知。” 主谓 连妇女、小孩都知道。形容很多人都知道。徐孝鱼《山风》:“这是本地一件~的往事。”△多用于事物普遍方面。→家喻户晓 众所周知 ?寻消问息
小孩子,幼儿:~子。~慕(幼童对父母的爱慕,泛指深挚的敬爱或仰慕)。~子牛。妇~皆知。
全,都:~大欢喜。人人~知。放之四海而~准。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使知道:通~。~照。 学识,学问:~识,求~。无~。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彼此了解:相~。~音。~近。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古同“智”,智慧。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而遇切,音茹。 《說文》乳子也。从子需聲。一曰輸也,輸尚小也。徐引史,孺子可敎。 《六書故》子幼弱也。 《詩·小雅》和樂且孺。 《註》親慕意,言兄弟歡洽,如小兒慕父母也。 又《禮·檀弓》有子與子游立,見孺子慕者,有子曰:情在於斯,其是也夫。 又《爾雅·釋言》孺,屬也。 《禮·曲禮》大夫曰孺人。 《註》大夫之妻曰孺,言屬於夫,不敢自專也。 又《玉篇》《集韻》汝朱切。 《類篇》而朱切,𠀤音儒。義同。或作𡦗𡦘。 又姓。
『皆』《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𠀤音街。 《說文》俱詞也。 《小爾雅》同也。 《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 又《字彙補》居之切,音箕。 《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 《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 又叶舉里切,音几。 《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 《傳》皆,遍也。與偕通。 《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 《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 《集韻》或作皆,非。
『知』《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𠀤智平聲。 《說文》詞也。从口从矢。 《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又《玉篇》識也,覺也。 《增韻》喩也。 《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 《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又漢有見知法。 《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 《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又相交曰知。 《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 《註》相親知也。 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 《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又《爾雅·釋詁》匹也。 《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註》匹也。 又《廣韻》欲也。 《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又猶記憶也。 《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又猶主也。 《易·繫辭》乾知大始。 《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 《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又《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 《黃帝素問》二刺則知。 《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又藥名。 《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又《集韻》《韻會》知義切。 《正韻》知意切。𠀤與智同。 《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 《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又姓。 《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又《諡法》官人應實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