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贤嫉能


   忌恨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ù xián jí néng
成语注音 ㄉㄨˋ ㄒ一ㄢˊ ㄐ一ˊ ㄋㄥˊ
成语正音 “嫉”,不能读作“jī”。
成语简拼 dxjn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妬賢嫉能
成语英文 be jealous of real talent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忌恨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人。




成语示例


此人只怀妒贤嫉能之心,但恐众豪杰势力相压。(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九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成语典故

谓忌恨德望、才能胜过自己的人。《水浒传》第一九回: “此人只怀妒贤嫉能之心,但恐众豪杰势力相压。” ●《史记·高祖本纪》: “高起、王陵对曰: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西汉王陵认为,项羽不恤人才,妒贤嫉能,故失去天下。 并列 对品德、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怀妒忌之心。语出《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李大钊《此日》:“嗟夫! 国有英贤,不幸而生于~之社会。”※嫉,不读作jì。△贬义。用于心理方面。→妒能害贤 妨功害能 妒功忌能 妨贤害能 ?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推贤逊能 尊贤爱才。也作“妒贤疾能”、“嫉贤妒能”。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因为别人好而忌恨:嫉~。~恨。~羡。嫉贤~能。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怨恨:~妒。~恨。~羡。 憎恨:~恶如仇。

才干,本事:~力。~耐。才~。 有才干的:~人。~手。贤~。~工巧匠。~者为师。 胜任,善于:~够。~柔~刚。力所~及。欲罢不~。~动。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走路了。 应该:你不~这样说他。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热~。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古同“耐”,受得住。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妒』

《廣韻》當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故切。𠀤同妬。 《說文》婦嫉夫也。 《詩註》以色曰妒,以行曰忌。 《史記·鄒陽傳》女無美惡,入宮見妒。 《山海經》亶爰之山,有獸曰類,自爲牝牡,食者不妒。  又鶬𪂬爲膳,可療妒。  又凡媢嫉皆曰妒。 《史記·項羽紀》嫉妒吾躬。 《列子·說符篇》爵高者,人妒之。  又梵言伊黎沙掌挐,此言妒。  又叶當古切,音覩。 《屈原·離騷》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以延佇。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又叶之石切,音蹠。 《屈原·離騷》衆皆競進而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嫉』

《廣韻》秦悉切《集韻》《韻會》《正韻》昨悉切,𠀤音蒺。 《說文》妎也。 《屈原·離騷註》害色曰妒,害賢曰嫉。 《史記·外戚傳》褚先生曰:傳曰:女無美惡,入室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 《亢倉子·用道篇》同道者相愛,同藝者相嫉。  又《集韻》疾二切,音自。義同。 亦作𡜍。通作疾。或作㑵𢞱。

『能』

《廣韻》《集韻》《正韻》𠀤奴登切,音儜。 《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 《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又《廣韻》善也。 《增韻》勝任也。 《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又《正字通》順習也。 《詩·大雅》柔遠能邇。  又《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𠀤音㾍。三足龞。 《爾雅·釋魚》龞三足,能。 《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又與台通。三能,星名。 《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 《註》作三台。  又《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又與耐通。 《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 《註》能,讀曰耐。  又《韻補》叶音尼。 《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又叶音寧。 《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又叶音袽。 《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