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ǐ zuò yǒng zhě
成语注音 ㄕˇ ㄗㄨㄛˋ ㄩㄥˇ ㄓㄜˇ
成语简拼 szyz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be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of burying wooden image with dead(initiator of evil)
成语俄文 первый зачинщик
成语日文 悪い気風(きふう)をひらいた者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清 张潮《虞初新志 姜贞毅先生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成语典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终。~祖。~创。周而复~。 才,刚才:方~。~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干。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 从事,做工:工~。~息。~业。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创造:创~。写~。~曲。~者。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 同“做”。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古代殡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木~。陶~。女~。兵马~。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始』

《廣韻》《正韻》詩止切《集韻》《韻會》首止切,𠀤音𦰯。初也。 《易·乾卦》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毛詩序》是爲四始。 《註》風二雅頌也。 《前漢·鮑宣傳》日食于三始。 《註》元日爲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猶朝也。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春秋法五始之要。 《註》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敎之始。公卽位者,一國之始。  又七始,華始,𠀤樂名。 《孟康曰》七始,天地人四時之始。華始,萬物英華之始。 《漢·安世房中歌》七始華始,肅倡和聲。  又旬始,星名。 《前漢·天文志》旬始,出于北斗傍。 《司馬相如·大人賦》垂旬始以爲幓。  又山名。 《山海經》東始之山多蒼玉。  又州名。屬廣漢郡,魏攺始州。宋攺隆慶府爲始州。  又式吏切,音試。 《毛晃曰》本始之始上聲,易資始,大始之類是也。方始爲之始去聲,禮月令桃始華,蟬始鳴之類是也。幓字原从車从參。或作襂縿。

『作』

《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𠀤臧入聲。興起也。 《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 《書·堯典》平秩東作。  又振也。 《書·康誥》作新民。  又造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 《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又爲也。 《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  又始也。 《詩·魯頌》思馬斯作。  又坐作。 《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  又將作,秦官名。 《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  又作猶斮也。 《禮·內則》魚曰作之。 《註》謂削其鱗。  又汨作,逸書篇名。  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  又與詛同。怨謗也。 《詩·大雅》侯作侯祝。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賀切,音佐。 《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 《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  又《韻補》叶總古切,音阻。 《韓愈·處州孔子廟𥓓》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又叶子悉切,音卽。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𨻰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 《集韻》作古作𢓓。註詳人部五畫。

『俑』

《集韻》《韻會》《正韻》𠀤尹竦切,音勇。從葬木偶。 《禮·檀弓》孔子謂爲芻靈者,善爲俑者不仁。 《註》芻靈,束草爲人形,以爲死者之從,略似人形。俑則設機發動,全似人,能踊躍也。今倡端不善曰作俑。  又《廣韻》《正韻》𠀤他紅切,音通。 《說文》痛也。

『者』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𠀤音赭。 《說文》別事詞也。从白𣥐聲。𣥐,古文旅字。 《韻會》今作者。 《玉篇》語助也。 《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 《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又《韻補》叶掌與切。 《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 《註》索隱曰:者,協音渚。 《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又叶阻可切。 《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又叶之戈切。 《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又《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𣏔聲。𣏔,古文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