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利诱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ēi xié lì yòu
成语注音 ㄨㄟ ㄒ一ㄝˊ ㄌ一ˋ 一ㄡˋ
成语简拼 wxly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威脅利誘
成语英文 coerce and bribe(intimidate by force and beguile with money)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成语示例


张贤亮《父子篇》:“于是,带他去理发店总须威胁利诱一番。”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李乔《欢笑的金沙江》:“在他的威胁利诱下,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鬼混下去。”


成语典故

威胁:凭借武力或权势逼迫恐吓。利诱:用利益引诱。形容软硬兼施,使别人顺从。谢觉哉《哭凌波同志》:“(王)凌波同志第二次被捕……经过特务分子威胁利诱达十二次,毅然不为所屈。”延安平剧研究院《逼上梁山》第一幕第四场:“其余人等,威胁利诱,依次收买,自然可以成功。”《塞上行.行纪.忆西蒙.十六》:“他们认得中国几个汉奸,就以为中国人都是可以威胁利诱无人格的人。”也作 ① 【利诱威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十八章:“但是他们经不起帝国主义的利诱威胁……企图与帝国主义妥协。” 见“威迫利诱”。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 姓。

劝导,教导:~导。~发。 使用手段引人:引~。利~。 称美之辞:“~然与日月争光”。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威』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非切,音蝛。尊嚴也。 《易·大有》威如之吉。 《書·洪範》惟辟作威。 《周禮·天官》𠛬賞以馭其威。 《吳語》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  又《諡法》猛以剛果,彊義執政,𠀤曰威。  又婦稱姑爲威姑。猶子稱父爲嚴君。 《說文》威,姑也,引漢律婦告威姑。 《正字通》按漢律威姑二字宜連讀,信如說文訓,似告姑姑,豈成文理。  又南威,美人名。  又虎脅兩旁及尾端有骨如乙,名虎威,見《酉陽雜俎》。  又伊威,蟲名。 《爾雅·釋蟲》作蛜蝛。 《詩·豳風》伊威在室。  又與畏通。 《莊子·漁父篇》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 《註》威畏義同。

『利』

《唐韻》《集韻》《韻會》力至切《正韻》力地切,𠀤音詈。 《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 《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  又《廣韻》吉也,宜也。 《易·賁卦》利有攸往。  又私利也。 《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  又《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 《註》利猶貪也。  又《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 《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 《註》利,滑密也。  又州名。 《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  又姓。 《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  又《韻補》叶音棃。 《古樂府》雨雪霏霏雀勞利,長觜飽滿短觜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