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城固守


   婴:围绕;婴城:据城。据守城池牢固设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īng chéng gù shǒu
成语注音 一ㄥ ㄔㄥˊ ㄍㄨˋ ㄕㄡˇ
成语简拼 ycg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嬰城固守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婴:围绕;婴城:据城。据守城池牢固设防。



成语示例


清·汪琬《前明兵科右给事中吴公墓志铭》:“国安焚铜陵,掠南陵,所至人皆婴城固守。”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


成语典故

婴:缠绕,围绕。凭借城墙,坚决防守。《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颜师古注:“孟康曰:‘婴,以城自绕’。”王先谦补注:“谓绕城自守耳。”《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八年》:“袁尚自将攻袁谭,大破之,谭奔平原,婴城固守。”清.汪琬《前明兵科右给事中吴公墓志铭》:“国安焚铜陵,掠南陵,所至人皆婴城固守。”也作 ① 【婴城自守】。《宋书.刘粹传附刘道济》:“贼众数万,屯城西及城北,(刘)道济婴城自守。”明.归有光《送太仓熊侯之任光州序》:“一旦倭奴来海外,吏非素备,婴城自守,惴惴不能保。” 偏正 婴,缠绕、围绕。凭借城墙,坚决防守。《汉书·蒯通传》:“必将~,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婴,以城自绕。”△用于军事方面。→婴城自守 ?弃城而逃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才生下来的小孩儿:~儿。~孩。 触,缠绕:~疾。

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 都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

结实,牢靠:坚~。稳~。巩~。凝~。加~。 坚定,不变动:~执。~定。~本。 本,原来:~有。~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鄙陋(见识浅少)。 姓。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 看管:看~。~护。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 遵照:遵~。~法。~时。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 呆在一起:厮~。 节操:操~。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城』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成。內曰城,外曰郭。 《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 《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 《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 《白虎通》天子曰崇城。 《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 《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 《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 《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又層城。 《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 《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又官名。 《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 《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又宮名。 《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又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 《書·禹貢》底柱析城。  又赤城山,在會稽東南。 《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又墓地曰佳城。 《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又姓。城渾。  又司城,複姓。  又叶辰羊切,音常。 《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固』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慕切,音顧。 《說文》四塞也。从囗古聲。 《徐鍇曰》淮南子謂九州之險,爲九州之塞也。 《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 《周禮·夏官·掌固》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 《註》掌國所依阻者。城郭已下數事,皆是牢固之事也。 《孟子》固國不以山谿之險。  又《唐韻》堅也。 《論語》學則不固。 《詩·魯頌》式固爾猷,淮夷卒獲。 《禮·曲禮》將適舍求無固。 《註》就館不能無求於主人,執所欲,而必得之,非爲客之義。  又《廣韻》再辭也。 《書·大禹謨》禹拜稽首固辭。 《禮·投壺》敢固以請。 《註》固之言如故也,如故者,重辭也。  又執一不通也。 《論語》非敢爲佞也,疾固也。 《孟子》固哉,高叟之爲詩也。  又鄙陋也。 《禮·曲禮》輟朝而顧君子謂之固。 《註》謂鄙野不達禮也。  又《哀公問》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 《註》固,陋也。  又本然之詞。 《孟子》天下固畏齊之强也。 《又》固所願也。  又已然之詞。 《孟子》夫世祿,滕固行之矣。  又《屈原·離騷》自前世而固然。  又常然之詞。 《孟子》若固有之。  又固守也。 《論語》君子固窮。  又姓。 《說苑》有固乗。  又僕固,複姓。唐有僕固懷恩。  又固始,漢侯國名。成固,縣名。固陵,聚名。 《後漢·郡國志》固始國,屬豫州汝南郡。成固,屬益州漢中郡。固陵,屬豫州𨻰國陽夏縣。  又與錮通。 《禮·月令》季冬行春令,國多固疾。 《註》謂久疾不瘥也。

『守』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說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 《玉篇》收也,視也,護也。 《易·繫辭》何以守位,曰仁。 《周禮·天官》獸人職時田則守罟。 《註》防獸觸攫也。  又《廣韻》主守也。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𠋫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  又《增韻》攻守也。 《易·坎卦》王公設險,以守其國。 《史記·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舒救切,音獸。 《增韻》守之也,所守也,爲之守也。天子巡諸侯所守,曰巡守。諸侯爲天子守土,亦曰守。漢置郡太守。  又姓。 《正字通》宋守恭,與蘇軾爲詩友。  又叶式視切,音矢。 《楚辭·天問》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長人何守。在音泚。  又叶雖遂切,音粹。 《前漢·班固敘傳》崇執言責,隆持官守。寶曲定陵,𠀤有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