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ūn kāng yìng xuě
成语注音 ㄙㄨㄣ ㄎㄤ 一ㄥˋ ㄒㄩㄝˇ
成语简拼 sky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孫康暎雪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成语典故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后因以“孙康映雪”为勤学苦读之典。唐 李瀚《蒙求》:“孙康映雪,车胤聚萤。”清 蒲松龄《戒应酬文》:“既非孙康之映雪,又非董子之下帷。前无钓饵,后无鞭箠。” 【典源】《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曰:“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南史·范云传》亦载。 【今译】 南朝孙康家贫,冬日无钱买烛,夜间借雪的反光来读书。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贫士勤学苦读; 也借以咏雪。 【典形】 窗雪、回照读书人、雪案、雪光映纸、映书、映素雪、映雪、映雪孙康、志士书频照、霏霙照书客、欲照一夜书、光入读书、檐前映雪、映雪窗。 【示例】 〔窗雪〕 唐·贯休《寄匡山大愿和尚》:“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 〔回照读书人〕 唐·李子卿《望终南春雪》:“余辉倘可借,回照读书人。” 〔雪案〕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万古群经。” 〔雪光映纸〕 北周 · 庾信 《对烛赋》:“本知雪光能映纸,复讶灯花今得钱。” 〔映书〕 唐·李商隐《忆雪》:“映书孤志业,披氅阻神仙。” 〔映素雪〕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每蟋蟀凄吟,映素雪于书帐。” 〔映雪〕 宋·苏轼《安老亭诗》:“眼明能展钟王帖,绝胜前人映雪看。” 〔映雪孙康〕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枉了学凿壁匡衡讲究,枉了学映雪孙康生受。” 〔志士书频照〕 唐·李绅《登禹庙四降雪》:“志士书频照,鲛人杼正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儿子的儿子:~子。~女。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姓。

古同“逊”。

安宁:~乐(lè )。~平。~宁。 空,空虚:萝卜~了。 宽阔:~庄。~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无病:~健。~复。~泰。健~。 丰盛:小~。~年。 姓。

照射:~射。~照。 反照,照射而显示:反~(➊反照,反射;➋把容观事物表现出来;➌向上级转达,如“~~群众意见”)。~衬(映托使显现)。~雪读书(形容家贫而苦读)。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康』

《唐韻》苦岡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岡切,𠀤音穅。 《爾雅·釋詁》樂也。 《詩·唐風》無巳大康。  又《周頌》迄用康年。  又《爾雅·釋詁》康,安也。 《書·益稷》庶事康哉。  又《洪範》五福,三曰康寧。  又《爾雅·釋宮》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 《疏》孫炎曰:康,樂也,交會樂道也。 《釋名》五達曰康。康,昌也,昌盛也,車步倂列並用之,言充盛也。 《列子·仲尼篇》堯遊於康衢。 《史記·騶衍傳》爲列第康莊之衢。  又《易·晉卦》康侯用錫馬蕃庶。 《註》康,美之名也。  又《禮·祭統》康周公。 《註》康,猶褒大也。  又《諡法》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令民安樂曰康。  又國名。 《書·康誥疏》命康叔之誥。管蔡郕霍皆國名,則康亦國名,在圻內。  又《前漢·西域傳》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北與康居接。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康州,析端州之端溪置。  又姓。 《廣韻》衞康叔之後。  又《爾雅·釋器》康瓠謂之甈。 《註》瓠,壺也。 《賈誼·弔屈原賦》寶康瓠。  又與穅通。 《說文》穅或省作康。  又與漮通。 《爾雅·釋詁》漮,虛也。 《詩·小雅》酌彼康爵。 《箋》康,空也。漮康音義同。  又《集韻》苦浪切,音抗。 《禮·明堂位》崇坫康圭。 《註》康讀爲亢。 《疏》亢,舉也。

『映』

《廣韻》於敬切《集韻》《韻會》於慶切《正韻》於命切,𠀤英去聲。 《說文》明也,隱也。 《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 《潘岳·射雉賦》畏映日之儻朗。  又《王羲之·蘭亭詩序》映帶左右。  又《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𠀤音坱。 《玉篇》映㬒,不明也。

『雪』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𠀤音㡜。 《說文》本作䨮。凝雨。 《元命包》隂凝爲雪。 《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 《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 《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廣韻》除也。 《韻會》洗也。 《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 《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又《廣韻》拭也。 《家語》以黍雪桃。 《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又小雪、大雪,𠀤節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又山名。 《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又陽春白雪,古曲名。  又姓。 《正字通》明洪武中巡𥳑雪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