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尹旁达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ú yǐn páng dá
成语注音 ㄈㄨˊ 一ㄣˇ ㄆㄤˊ ㄉㄚˊ
成语简拼 fypd
感情色彩 褒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孚尹旁達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近义词



成语示例


不可犯干,暗然躬行,孚尹旁达。清·钱谦益《吴中名贤表扬续议》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问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


成语典故

孚尹:玉的色彩。旁达:四射。形容玉石晶莹透亮、光彩四溢。比喻诚信高洁的品德。语本《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孚尹旁达,信也。” 并列 玉的色彩晶莹透亮,比喻品德高洁。《孔子家语·问玉》:“君子比德于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信也。”△褒义。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也作“孚尹明达”。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信用。 为人所信服:深~众望。

治理:以~天下。 官名:令~。府~。京兆~。 姓。

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 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 广,广泛:~征博引。 邪、偏:~门左道。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

古同“傍”,靠。

通:四通八~。~德(通行天下的美德)。~人。~士(达人)。 通晓:洞~。练~。 遍,全面:~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 到:到~。抵~。通宵~旦。 实现:目的已~。 传出来:传(chuán)~。转(zhuǎn )~。 得到显要的地位:显~。~官贵人。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孚』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芳無切,音敷。 《說文》卵孚也。一曰信也。 《徐鍇曰》鳥之乳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 《詩·大雅》成王之孚。 《註》成王者之信於天下也。 《書·呂𠛬》獄成而孚。  又《禮·聘義》孚尹旁達,信也。 《馬氏曰》玉之爲物,孚尹於中,而旁達於外,所以爲信。  又《集韻》玉采也。  又孚甲。 《禮·月令·鄭註》其日甲乙,萬物皆解孚甲,自抽軋而出。  又中孚,易卦名。  又去聲。 《集韻》芳遇切,音赴。育也。 《揚子·方言》雞伏卵而未孚。或作孵。  又叶芳尤切,音浮。 《詩·大雅》儀𠛬文王,萬邦作孚。叶上臭。臭平聲。○按《集韻》訓玉采,音方尤切。孚亦有浮音,則又非但叶音矣。

『尹』

《廣韻》于準切《集韻》《韻會》庾準切,𠀤音允。 《說文》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 《廣韻》進也,又正也。 《書·君𨻰》尹兹東郊。  又《多方》𥳑畀殷命,尹爾多方。 《註》言天畀付文武以殷命,正爾多方也。  又官名。 《書·益稷》庶尹允諧。 《傳》尹,正也。衆正官之長也。 《應劭曰》天子之相稱師尹。 《薛瓚曰》諸侯之卿,惟楚稱令尹,餘國稱相。他如周禮門尹除門,月令奄尹申宮令,周語關尹以告,皆是也。  又誠也,信也。 《禮·聘義》孚尹旁達,信也。 《註》玉之爲物,孚尹於中,旁達於外,所以爲信也。應氏曰:尹當作允。允亦信也。  又《禮·曲禮》脯曰尹祭。 《疏》脯必裁割方正,而後祭也。  又姓。周有尹吉甫。◎按《李氏詳校篇海》尹,古音允。今音引,非。

『旁』

《廣韻》步光切《集韻》《韻會》蒲光切,𠀤音螃。㫄隷作旁。 《博雅》旁,大也。廣也。 《釋名》在邊曰旁。 《玉篇》猶側也。非一方也。 《易•乾卦》旁通情也。 《書•太甲》旁求俊彥。 《爾雅•釋宮》二達謂之岐旁。 《註》岐旁,岐道旁出。  又《集韻》晡橫切,音𦅈。騯騯,馬盛貌。或省作旁。 《詩•鄭風》駟介旁旁。 《疏》北山傳云:旁旁然不得已,則此言旁旁亦爲不得已之義。 《朱傳》旁旁,馳驅不息之貌。音崩。叶補岡反。  又《韻會》《正韻》𠀤蒲浪切,音傍。 《前漢•霍光傳》使者旁午。 《註》如淳曰:旁午,分布也。師古曰:一縱一模爲旁午。猶言交橫也。  又《莊子•齊物論》旁日月。 《註》依也。  又《集韻》鋪郞切,音滂。旁礴,混同也。  又《集韻》蒲庚切,音彭。旁勃,白蒿也。兔食之,壽八百歲。

『达』

《廣韻》《集韻》𠀤他計切,音替。 《字林》足滑也。 《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𤰞达。 《註》达,滑也。  又《集韻》他達切,音闥。與㒓同。 《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  又陁葛切,音達。與達同。通也。一曰迭也。 俗作迖、迏,𠀤非。 《廣韻》唐割切《集韻》《韻會》陀葛切,𠀤音薘。 《玉篇》通也。 《書·堯典》達四聰。 《禮·禮器》君子之人達。 《左傳·昭七年》其後必有達人。 《註》知能通達之人也。  又通顯也。 《孟子》達不離道。 《又》達則兼善天下。  又薦也,進也。 《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 《前漢·黃香傳》在位多所薦達。  又生也,遂也。 《詩·周頌》驛驛其達。 《註》苗生出土也。  又《商頌》莫遂莫達。  又徧也。 《書·召誥》則達觀于新邑營。 《註》通達觀之,言周徧也。  又宜也。 《詩·商頌》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 《註》言無所不宜也。  又皆也。 《禮·禮器》君子達亹亹焉。 《註》達,猶皆也。  又專決行事曰專達。 《周禮·天官·小宰》大事從其長,小事則專達。  又以物相將曰達。 《周禮·夏官·懷方氏》達之以旌節。 《註》達民以旌節,達貢物以璽節。  又從入曰達。 《書·禹貢》達于河。  又夾室也。 《禮·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 《註》達,夾室也。各有五閣,以庋食物也。  又窻牖也。 《禮·明堂位》刮楹達鄕。 《註》每室八窻爲四達,天子之廟飾也。  又小羊名達。 《詩·大雅》先生如達。 《註》羊子易生,無留難也。  又州名。 《字彙補》梁萬州攺通州,宋攺達州。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達切,音闥。 《集韻》行不相遇也。 《正韻》挑達,往來相見貌。 《詩·鄭風》挑兮達兮。 《註》挑,輕儇也。達,放恣也。 《集韻》或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