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经绝句


   无可比附的单条经文和截断的文句。 唐 宋 科举往往以此试士,是当时的一种流弊。《新唐书·杨瑒传》:“ 瑒 奏:‘有司帖试明经,不质大义,乃取年头月尾,孤经絶句。’”《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诸司帖明经,不务求述作大指,专取难知,问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ū jīng jué jù
成语简拼 gjjj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无可比附的单条经文和截断的文句。 唐 宋 科举往往以此试士,是当时的一种流弊。《新唐书·杨瑒传》:“ 瑒 奏:‘有司帖试明经,不质大义,乃取年头月尾,孤经絶句。’”《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诸司帖明经,不务求述作大指,专取难知,问以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儿。遗~。托~。~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 单独:~单。~独。~立。~僻。~傲。~茕(单独无依然)。~介。~身。~危。~芳自赏。~苦伶仃。~掌难鸣。~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 古代帝王的自称:~家。~王。 古同“辜”,辜负。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 〔~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量词,用于语言:三~话不离本行(háng)。

〔高~骊〕古国名,即“高丽”。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孤』

《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𠀤音姑。 《說文》無父也。 《釋名》孤,顧也,顧望無所瞻見也。 《禮·曲禮》君子已孤不更名。  又窮民之一曰孤。 《禮·月令》養幼少,存諸孤。  又王侯謙稱。 《禮·玉藻》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 《曲禮》諸侯與民言,自稱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適子孤。  又官名,三公之次也。 《書·周官》立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貳公弘化。 《註》三孤,雖三公之副貳,非其官屬,故曰孤。  又凡孑處亦曰孤。 《禮·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又《玉篇》特也。 《書·禹貢》嶧陽孤桐。 《註》特生之桐也。  又《集韻》負也。 《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毛曰》凡孤負之孤,當作孤。俗作辜,非。  又獨孤,複姓。 《徐鉉曰》于文子瓜爲孤,瓜聲也。子不見父,則泣呱呱也。會意。

『句』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𠀤音屨。 《玉篇》止也,言語章句也。 《類篇》詞絕也。 《詩·關雎疏》句古謂之言。秦漢以來,衆儒各爲訓詁,乃有句稱。句必聯字,而言句者,局也。聮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  又僂句,地名,龜所出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龜僂句。  又《禮·樂記》句中鉤。 《疏》謂大屈也。言音聲大屈曲,感動人心,如中當於鉤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句兵欲無彈。 《註》句兵,戈戟屬。 《釋文》句,俱具反。  又音鉤。  又《史記·叔孫通傳》臚句。 《註》上傳語告下爲臚,下告上爲句。  又高句驪,遼東國名,漢爲縣。 《前漢·地理志》元菟郡高句驪。  又句容,縣名。 《地理志》丹陽郡句容縣。  又《廣韻》古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居𠋫切,𠀤音遘。 《廣韻》句當。 《宋史·曹彬傳》江南句當公事回。  又姓。 《華陽國志》王平,句扶,張翼,廖化𠀤爲將。時人曰:前有王句,後有張廖。  又《類篇》拘也。  又與彀同。 《詩·大雅》敦弓旣句。 《釋文》句,說文作彀。張弓曰彀。  又《唐韻》《集韻》古侯切《韻會》《正韻》居侯切,𠀤音溝。俗作勾。 《說文》曲也。 《禮·月令》句者畢出。 《左傳·哀十七年》越子爲左右句卒。 《註》鉤伍相著,別爲左右屯。 《前漢·趙充國傳》入鮮水北句廉上。 《註》句廉,渭水岸曲而有廉稜也。  又《集韻》亦作區。 《禮·樂記》區萌達。 《註》屈生曰區。 《釋文》區音勾,古侯反。  又句芒,春神。 《禮·月令》其神句芒。  又句龍,社神。 《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爲后土。  又句繹,邾地。 《春秋·哀二年》盟于句繹。  又句瀆,齊地。 《左傳·襄十九年》執公子牙于句瀆之丘。 《前漢·地理志》濟隂郡,句陽縣。 《註》左傳句瀆之丘也。  又寃句、句章,𠀤縣名。 《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句章縣,濟隂郡寃句縣。 《註》師古曰,句音鉤。  又句吳。 《史記·吳世家》自號句吳。 《註》吳言句者,發聲也。猶言于越耳。  又《五音集韻》亦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句井疆。 《註》正義曰:句作釣。  又《廣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𠀤音衢。須句,地名。 《春秋·文七年》公伐邾,取須句。 《音義》句,其俱反。  又句町,縣名。 《前漢·地理志》牂牁郡句町縣。 《註》師古曰,音劬挺。  又《字彙補》與絇同。履頭飾也。 《周禮·天官·屨人》靑句。 《註》句當爲絇。 《前漢·王莽傳》句履。 《註》師古曰,其形岐頭。  又《集韻》恭于切,音俱。本作拘。或作佝,𢳉止也。  又《史記·孝文紀》故楚相蘇意爲將軍,軍句注。 《註》應劭曰,山險名也。索隱曰,句音俱。包愷音鉤。  又與矩同,方也。 《莊子·田子方》履句履者知地形。 《陸德明·音義》句音矩。徐云:其俱反。李云:方也。  又古有切,音九。 《淮南子·地形訓》自東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癭民。 《註》句,讀若九。 《說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从口𠃚(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