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学剑


   学文练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ué shū xué jiàn
成语注音 ㄒㄩㄝˊ ㄕㄨ ㄒㄩㄝˊ ㄐ一ㄢˋ
成语简拼 xsx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壆書壆劍
成语组合  ABAC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学文练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成语示例


柳亚子《次韵分寄康弼大觉》:“学书学剑成何济,闲煞屠龙倚马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成语典故

①借指习文习武、从文从武。清郑燮《七歌》诗: “郑生三十无一营,学书学剑皆不成。市楼饮酒拉年少,终日击鼓吹竽笙。” ②借指文人所能所为。清王鹏运《南歌子·庚子秋词》: “肮脏吟情倦, 微茫战气高。江山残霸酒愁浇,赢得学书学剑,总无聊。” ●《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 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 古代读书识字,学习剑术是启蒙教育,是古人处世立身的必要而初步的修养。项羽学而不成,却自称要学敌万人之术。 并列 指习文练武。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柳亚子《次韵分寄康弼大觉》:“~成何济,闲煞屠龙倚马才。”△多用于能文能武。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