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


   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ěn shí duó shì
成语注音 ㄕㄣˇ ㄕˊ ㄉㄨㄛˊ ㄕˋ
成语正音 “度”,不能读作“dù”。
成语简拼 ssds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審時度勢
成语英文 see how matters stand
成语俄文 оценка обстановки
成语日文 時機と情勢(じょうせい)をよく観察する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成语示例


一个出色的指挥员,必须从客观情况出发,审时度势,适时修订作战方案。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成语典故

观察时机,估量形势。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隋唐演义》七八回:“大凡士人出处,不可苟且,须审时度势,必可以得行其志,方可一出。” 并列 审,详察细究。度,揣度,估计。仔细地观察、研究现状,正确估计形势。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切中事理。”王蒙《风筝飘带》:“~,决定自己的工作态度。”△褒义。用于能全面了解形势特点,正确地估计情况变化的思想作风的明辨类。→彰往察来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不管三七二十一 轻举妄动。也作“审时定势”。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详细,周密:~慎。~视。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查。~定。~订。~核。~美。~计。~评。~时度势。 讯问案件:~理。~判。~讯。公~。 知道:不~近况如何? 一定地,果然:~如其言。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能容受的量:气~。 考虑,打算:置之~外。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 量词,次:一~。再~。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 姓。

计算,推测:忖~。揣~。审时~势。~德量力。

权力,威力:~力。权~。~利。~均力敌。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气~。山~。局~。虚张声~。守~。~必。~能。~不可挡。因~利导。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度』

《唐韻》《集韻》《韻會》徒故仍。 《正韻》獨故切,𠀤音渡。 《說文》法制也。从又,𢉙省聲。 《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 《書·舜典》同律度量衡。 《傳》度,丈尺也。 《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又躔度。 《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 《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 《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又殳也。 《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 《註》度,殳也。 《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又法度。 《易·節卦》節以制度。 《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又度量。 《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又風度。 《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又初度。 《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 《註》初生年時也。  又姓。 《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又縣度,山名。 《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又古度,樹名。 《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又《玉篇》與渡通。過也。 《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又《廣韻》徒落切,音鐸。 《爾雅·釋詁》謀也。 《詩·小雅》周爰咨度。 《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又《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又投土於版也。 《詩·大雅》度之薨薨。 《箋》度,猶投也。  又度支,官名。 《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