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
《明史 罗侨传》:“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弃小人,召还旧德,与在廷臣工,宵旰图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形容帝王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明史·罗侨传》: “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弃小人,召还旧德,与在廷臣工,宵旰图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参见:○宵衣旰食 并列 宵旰,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想方设法治理好国家。《明史·罗侨传》:“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弃小人,召还旧德,与在廷臣工,~,并敕法司慎守成律。”△褒义。多用于治国勤苦方面。
夜:通~达旦。春~。~夜。~禁。~衣旰食(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遁。元~。夜~。
晚,天色晚:~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盛大的样子,如“皓皓~~,丹彩煌煌”。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 整理:~河。~水。 惩办:~罪。处(chǔ)~。 医疗:~病。~疗。医~。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 从事研究:~学。~史。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 姓。
《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𠀤音消。 《說文》夜也。从宀。宀,下冥也。肖聲。 《書·堯典》宵中星虛,以殷仲秋。 《註》陽氣消也。 《詩·召南》肅肅宵征。 《周禮·秋官·司寤氏》禁宵行者。 《註》宵,定昏也。 又《莊子註》不由明坦之路曰宵。 又小也。 《禮·學記》宵雅肄三。 《註》宵之言小也,習小雅之三。 又宵行,蟲名,如蠶,夜行,喉下有光如螢。 《詩·豳風》熠耀宵行。 又與綃通。 《儀禮·士昏禮》姆纚筓宵衣。 《鄭註》宵,讀如素衣朱綃之綃。
『旰』《廣韻》古案切《集韻》《韻會》居案切,𠀤音骭。 《說文》晚也。 《左傳·襄十四年》日旰不召。 《前漢·張湯傳》日旰,天子忘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采邑澔旰。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皓皓旰旰。 《註》盛貌。 又《集韻》侯旰切,音旱。義同。 又居寒切,音干。日行也。
『治』《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正韻》陳知切,𠀤音持。水名。 《說文》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 又水,出泰山。 《前漢·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陽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又《集韻》湯來切,音胎。水名。水出鴈門郡。 《前漢·地理志》鴈門郡隂館累頭山,治水所出,東至泉州入海。 又理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七日嬪婦,化治絲枲。 又盈之切,音怡。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直利切《正韻》直意切,𠀤音穉。亦理也。 《荀子·修身篇》少而理曰治。 又𥳑習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治其大禮。 又校也。 《戰國策》皆無敢與趙治。 又有所求乞也。 《周禮·地官·旅師》凡新甿之治,皆聽之。 又監督也。 《周禮·地官·鄕師》用役則帥其民而至,遂治之。 又聽獄之成辭亦曰治。 《周禮·秋官·方士》凡都家之士所上治,則主之。 《註》所上治,謂獄訟之小事,不附罪者也。 又才多亦曰治。 《左傳·莊九年》鮑叔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 《註》言管仲治理政事之才多于敬仲。 又道家靜室曰治。 《六朝詩話》送謝靈運於杜治,猶今之宮觀也。 又所都之處曰治。 《前漢·田儋傳》更王膠東,治卽墨。 《註》治,謂都之也。 又州郡所駐曰治,如蜀刺史曰治成都,揚刺史曰治會稽。 《毛氏韻增》治字本平聲,脩治字借爲去聲,經典釋文治字平聲皆無音,假借治道平治字,𠀤直吏切。 《集韻》治古作乿。註詳水部五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