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富商大贾”。
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万民疏》:“闽人多富商巨贾……往往拥有百万,羁栖海外,十无一还。”
见“富商大贾”。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万民疏》:“闽人多~……往往拥赀百万,羁栖海外,十无一还。”
财产、财物多:~有。~足。~饶。~庶。~裕。~强。~豪。财~。~国强兵。 充裕,充足:~余。~态。~丽堂皇。 姓。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量。~讨。~议。~定。~榷。~酌(商量斟酌)。相~。磋~。洽~。协~。 买卖,生意:~业。~店。~界。~品。~标。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人。~贩。~贾(gǔ ㄍㄨˇ)(商人)。~旅。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数。 中国朝代名:~代。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姓。
大,很大:~大。~人(a.身材异常高的人;b.童话里指比一般人高大,有神力的人;c.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匠(泛称在科学或文艺上有极大成就的人)。~子(a.中国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的尊称;b.在某方面卓有成就,有声望的人)。艰~。 姓。
《廣韻》《集韻》《韻會》𠀤方副切,否去聲。 《說文》備也。一曰厚也。 《廣韻》豐於財也。 《書·洪範》五福,二曰富。 《周禮·天官·冢宰》二曰祿以馭其富又。 《史記·貨殖傳》本富爲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又《易·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禮·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爲富。 《莊子·天地篇》有萬不同之謂富。 又《正字通》年富,謂年幼後來齒歷方久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悼惠王富於春秋。 又《禮·祭義》殷人貴富而尚齒。 《註》臣能世祿曰富。 又貨賄也。 《書·呂𠛬》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 《註》主獄之官,非惟得盡法於權勢,亦得盡法於賄賂之人也。 又姓。 《左傳》周大夫富辰。 又凡充裕皆曰富。 《晉書·夏侯湛傳》文章宏富。 《王接傳》左氏辭義贍富。 《宋書·謝弘微傳》才辭辨富。 《唐書·呂温傳》藻翰精富。 《文心雕龍》經籍深富,辭理遐亘。 又叶渠記切,音忌。 《詩·大雅》何神不富。叶上刺類瘁。 《魯頌》俾爾壽而富。叶上熾下試。 又叶𤰞吉切,音必。 《詩·小雅》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叶上克下又。 《朱傳》又夷益反。富猶甚也。 《說文》从宀畐聲。畐,古福字。俗作冨。
『商』《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𠀤音觴。 《說文》从外知內也。从㕯,章省聲。 《廣韻》度也。 《易·兌卦》九四,商兌未寧。 《註》商,商量,裁制之謂也。 《禮·曲禮》槀魚曰商祭。 《註》商猶量也。 《疏》祭用乾魚,量度燥濕,得中而用之也。 又《玉篇》五音,金音也。 《禮·月令》其音商。 《註》商數七十二,屬金者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秋氣和,則商聲調。 《前漢·律歷志》商之爲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 《白虎通》商者,强也。 《梁元帝·纂要》秋曰素商,亦曰高商。 又《說文》行賈也。 《易·復卦》商旅不行。 《周禮·天官·大宰》九職,六曰商賈,阜通貨賄。 《註》行曰商,處曰賈。 《廣韻》本作𧶜。俗作啇,非。 又《集韻》刻也。 《詩·齊風·東方未明疏》尚書緯謂刻爲商。 《儀禮·士昏禮註》鄭目錄云:日入三商爲昏。 《疏》馬氏云:日未出,日沒後,皆二刻半,云三商者,據整數言也。 《正字通》商,乃漏箭所刻之處。古以刻鐫爲商,所云商金,商銀是也。刻漏者,刻其痕以驗水也。 又《廣韻》張也,又降也,又常也。 又國名。 《詩·商頌譜》商者,契所封之地。 《疏》鄭以湯取契之所封以爲代號也,服虔王肅則不然。襄九年左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服虔云:相土契之孫居商丘,湯以爲號。 又書序王肅註亦云:然契之封商見於書傳史記中,𠋫其文甚明。經典之言商者,皆單謂之商,未有稱商丘者,又相土之于殷室,非王迹所因,何當取其所居,以爲代號也。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五年》楚𩰚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 又《春秋·襄二十一年》會于商任。 又《戰國策》高商之戰。 又州名。 《廣韻》卽古商國,後魏置洛州,周爲商州,取商於地爲名。 《戰國策》衞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爲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 《史記·張儀傳》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 《註》商州有古商城,其西二百餘里有古於城。 又商陵,漢侯國,在臨淮。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商瞿商澤。 又《諡法》昭功寧民曰商。 又與謫通。 《荀子·儒效篇》謫德而定次。 《註》謫與商同。 又《集韻》諸良切,音章。度也。 《書·費誓》我商賚汝。 《釋文》商如字,徐音章。
『巨』《唐韻》其呂切《集韻》臼許切,𠀤渠上聲。 《說文》䂓巨也。从工,象手持之。 又《玉篇》大也。 《孟子》爲巨室。 又巨萬,數也。 《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 《註》巨萬,今萬萬。 又姓。 《何氏姓苑》巨氏出南昌。 《廣韻》漢有巨武,爲荆州刺史。 又巨毋,複姓。 《前漢·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自謂巨毋霸。莽更其姓,曰巨母氏。謂因文母而霸王符也。 《後漢·光武紀》作巨無霸。 又《韻會》通作鉅。 《前漢·食貨志》庶人之富者累鉅萬。 《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工。 又與詎同。 《前漢·高帝紀》公巨能入乎。 《師古曰》巨讀曰詎,猶豈也。 又《類篇》求於切,音蕖。未央也。 《韻會》亦作渠。詩小雅庭燎註,夜未渠央。義與遽同,言未便至夜也。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𠀤音巨。 《說文》大剛也。从金巨聲。 《商子·論兵篇》怨如鉅鐵。 《史記·禮書》宛之鉅鐵。 《註》徐廣曰:大剛曰鉅。正義曰鉅,剛鐵也。 又大也。同巨。 《史記·禮書》宜鉅者鉅,宜小者小。 又天子曰鉅公。 《前漢·郊祀志》吾欲見鉅公。 《註》張晏曰: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師古曰:鉅,大也。 又《正字通》尊者通稱。 《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公。 又《說文》弓名。 《荀子·性惡篇》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 又劒名。 《荀子·性惡篇》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 又《正韻》呂矩,矯貌。 《莊子·列禦𡨥》一命而呂鉅。 又《五音集韻》澤名。 又地名。 《史記·殷本紀》盈鉅橋之粟。 《註》服虔曰:鉅橋,倉名。許愼曰:鉅鹿水之大橋有漕粟也。 又《項羽紀》章邯令王離涉閒圍鉅鹿。 又《王子侯者年表》鉅合侯劉發。 《註》鉅合,在平原。 《前漢·武帝紀》上耕于鉅定。 《註》服虔曰:地名。近東海。應劭曰:齊國縣也。 又《地理志》山陽郡鉅壄縣,齊郡鉅定縣。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封鉅黃帝師。 又《藝文志》將鉅子五篇。 《註》六國時人。 又草名。 《爾雅·釋草》蕎,邛鉅。 《註》今藥草,大戟也。 《本草》大戟,一名邛鉅,苗名澤漆。 又《韻會》鉤鉅。 《潘岳·西征賦》弛靑鯤於網鉅。 《註》鉅,鉤也。 又同詎。 《戰國策》臣以爲王鉅速忘矣。 《註》鉅,詎通。 又與遽同。 《荀子·正論篇》是豈鉅知見侮之爲不辱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