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关曝纩


   人睡在关隘之上,蚕茧晒在日光之下。比喻不得安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ǐn guān pù kuàng
成语注音 ㄑ一ㄣˇ ㄍㄨㄢ ㄆㄨˋ ㄎㄨㄤˋ
成语简拼 qgpk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寢關曝纊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人睡在关隘之上,蚕茧晒在日光之下。比喻不得安宁。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小人在上位,如寝关曝纩,不得须臾宁。”


成语典故

人睡在关隘之上,蚕茧晒在日光之下。比喻不得安宁。《淮南子.缪称训》:“小人在上位,如寝关曝纩,不得须臾宁。”高诱注:“寝,谓卧关上之不安。纩,茧也;曝茧,蛹动摇不休,死乃止也。” 述宾 在关口晒丝织品,易被风吹走。喻不得安宁。《淮南子·缪称训》:“小人在位,如~,不得须臾宁。”△贬义。用来形容环境不稳定。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睡,卧:~室。~车。~宫。安~。 睡觉的地方:就~。寿终正~。 皇家宗庙后殿藏先人衣冠之处,亦指帝王的坟墓:~庙。陵~。 停止,平息:其议遂~(那种议论于是平息)。事~。 面貌难看:貌~。

晒:~晒(用强烈阳光照晒)。一~十寒(喻无恒心)。

〔~光〕使感光纸或摄影胶片感光。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曝』

《廣韻》蒲木切《集韻》步木切,𠀤音僕。俗暴字。 《顏氏家訓》暴曬字與暴疾字相似,唯下少異,後人輒加旁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