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瘢索绽


   谓仅从表面现象追查人家的过失。瘢,皮肤斑痕。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ún bān suǒ zhàn
成语注音 ㄒㄨㄣˊ ㄅㄢ ㄙㄨㄛˇ ㄓㄢˋ
成语简拼 xbsz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尋瘢索綻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仅从表面现象追查人家的过失。瘢,皮肤斑痕。


成语示例


~,还须笃爱敦伦。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孪生》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幸恩》:“娇憨使惯,寻瘢索绽,一谜儿自逞心胸。”


成语典故

谓仅从表面现象追查人家的过失。瘢,皮肤斑痕。清 洪昇《长生殿.幸恩》:“娇憨使惯,寻瘢索绽,一谜儿自逞心胸。”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生》:“无更寻瘢索绽,还须笃爱敦伦。” 并列 追查过失仅浮于表面。清·洪昇《长生殿·幸恩》:“娇憨使惯,~,一谜儿自逞心胸。”△多用于仅从表面现象审查人的错误。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找,搜求:~找。~觅。~机。~问。~访。~衅。追~。~章摘句。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

疮痕,疤瘌,斑点:刀~。疮~。汗~。雀~。 皮肤上的一点:“美玉可以减~。” 缺点或过失。

大绳子或大链子:~子。~道。钢~。绞~。线~。 搜寻,寻求:~引。思~。搜~。探~。 讨取,要:~还。~求。~取。勒~。 尽,毫无:~然无味。 单独:离群~居。 姓。

衣缝脱线解开,引申为裂开:~裂。~开。~露。~放。破~(漏洞)。皮开肉~。 缝补,缝纫:“故衣谁为补,新衣谁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瘢』

《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𠀤音槃。 《說文》痍也。 《徐曰》痍處已愈,有痕曰瘢。 《玉篇》瘡痕也。 《釋名》瘢,漫也。生漫故皮也。 《後漢·馬援傳》吳王好劒客,百姓多瘡瘢。  又馬脊瘡瘢曰瘢耆。 《揚雄·長楊賦》𠵷鋋瘢耆,金鏃淫夷。 《註》瘢耆,馬脊創瘢處也。𠵷字原从口从兗作。

『索』

《廣韻》蘇各切《集韻》《韻會》昔各切,𠀤音𧛻。 《說文》作𣑇,草有莖葉可作繩索。从𣎵糸。 《韻會》隷作索。 《小爾雅》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 《急就篇註》索,總謂切撚之令緊者也。 《書·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馭六馬。 《詩·豳風》宵爾索綯。  又《易·震卦》震索索。 《疏》心不安之貌。 《釋文》懼也。  又《書·牧誓》惟家之索。 《傳》索。盡也。  又《周禮·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毆疫。 《註》索,廋也。  又《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 《註》索,散也。  又《左傳·昭十二年》八索九丘。 《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武都郡有索縣。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索氏。  又《廣韻》山戟切《集韻》色窄切,𠀤音色。同𡩡,求也。 《禮·曲禮》大夫以索牛。 《註》索,求得而用之。  又《集韻》蘇故切,音素。 《釋名》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 《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註》索,音素。○按《說文》在木部,今倂附入。索从𣎵,《說文》在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