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别致


   体积小而手工精细,式样新奇。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ǎo qiǎo bié zhì
成语简拼 xqbz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体积小而手工精细,式样新奇。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


成语典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时间短:~坐。~住。 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谦辞:~弟。~可。~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 妾:~房。

技能好,灵敏:~妙。~思。~劲。~干(gàn )。精~。轻~。乖~。心灵手~。~发奇中。 美好:~笑(指美好的笑貌)。 虚伪(特指语言):~言。~诈。~辩。~言令色。 恰好:~合。~遇。恰~。

分离:~离。~情。~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告~。久~重逢。分门~类。 差别:霄壤之~。 分类:类~。性~。职~。级~。派~。 另外的:~人。~号。~字。~墅。~论。~开生面。 卡住,插住,绷住:~针。~花。 不要,不准:~动。

送给,给予:~仕(退休)。~辞。~电。~力。~哀。~命。 招引,使达到:~病。~使。以~。专心~志。 样子,情趣:大~。别~。景~。兴(xìng )~。 细密,精细:~密。精~。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小』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𠀤蕭上聲。 《說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見而分之。 《徐曰》亅,始見也。八,分也。始可分別也。 《玉篇》細也。 《易·繫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左傳·襄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又《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卽小宰等也。  又狹隘也。 《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又輕之也。 《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又《詩·邶風》慍于羣小。 《註》小,衆妾也。  又《韻輯》白小,魚名。  又叶蘇計切,音細。 《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

『巧』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絞切,敲上聲。 《說文》技也。 《廣韻》能也,善也。 《韻會》機巧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 《山海經》義均始爲巧,倕始作下民百巧。  又《增韻》拙之反。 《韻會》黠慧也。 《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 《淮南子·主術訓》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  又《廣韻》好也。 《詩·衞風》巧笑倩兮。  又《韻會》射者工于命中曰巧。 《孟子》知譬則巧也。  又《廣韻》僞也。 《詩·小雅》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傳》出言虛僞,而不知慚於人。 《禮·月令》毋或作淫巧。 《註》淫巧,謂僞飾不如法也。  又《廣韻》苦敎切。 《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𠀤敲去聲。義同。  又叶去九切,音糗。 《前漢·司馬遷傳》聖人不巧,時變是守。

『致』

《廣韻》《集韻》𠀤陟利切,音躓。 《說文》送詣也。 《春秋·成九年》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 《註》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 《禮·曲禮》獻田宅者操書致。 《註》詳書其多寡之數,致之于人也。  又招致也。 《楊升庵外集》致有取意。 《易·繫辭》備物致用。 《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 《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 《註》致,猶會也。民雖受上田中田下田,及會之。以下劑爲率。  又納也。 《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 《註》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 《疏》不云置,而云致者,置是廢絕,致是與人,明朝廷必有賢代己也。  又傳致也。 《詩·小雅》工祝致告。 《箋》祝於是致孝孫之意,告尸以利成。  又極也。 《書·盤庚》凡爾衆,其惟致告。 《傳》致我誠,告汝衆。 《禮·禮器》有放而不致也。 《疏》致,極也。  又《禮·樂記》致樂以治心。 《註》致,猶㴱審也。  又委也。 《易·困卦》君子以致命遂志。 《論語》事君能致其身。 《朱註》致,猶委也。  又誠也。 《老子·道德經》其致之。 《註》致,誠也。  又挑戰曰致師。 《左傳·宣十二年》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爲右,以致晉師。 《疏》致師,致其必戰之志。  又態也。 《水經注》茂竹便媚,致可翫也。 《六帖》崔遠風致整峻。 《王縉詩》自然成高致。  又至也。 《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 《疏》訓致爲至,夢之所至也。  又制也。 《管子·白心篇》以致爲儀。 《註》致者,所以節制其事,故爲儀。  又《易·繫辭》一致而百慮。 《疏》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  又就也。 《老子·道德經》故致數車無車。 《註》致,就也。言人就車數之,爲輻,爲輪,爲轂,爲衡,爲轝,無有各爲車者。  又《詩·大雅》是致是附。 《傳》致,致其社稷羣神。 《疏》致者,運轉之詞。  又密也。 《禮·禮器》德產之致也精微。 《註》致,致密也。 《前漢·嚴延年傳》文致不可得反。 《註》言其文案整齊。  又與緻通。 《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必功致爲上。 《註》謂功力密緻也。緻至同。 《廣韻》《集韻》《韻會》𠀤直利切,音稚。 《說文》密也。 《後漢·班固傳》碝磩采緻。  又《博雅》補也,練也。 《玉篇》縫補敝衣也。 《揚子·方言》襜褕,自關而西謂之䘪䘿,其敝者謂之緻。 《註》緻縫納敝,故名之也。  又褸謂之緻。 《註》襤褸,綴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