尻轮神马


   以尻为车而神游。指随心所欲遨游自然。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āo lún shén mǎ
成语注音 ㄎㄠ ㄌㄨㄣˊ ㄕㄣˊ ㄇㄚˇ
成语简拼 klsm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尻輪神馬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以尻为车而神游。指随心所欲遨游自然。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恍挟我之尻轮神马而翱翔乎万里之外。清·王鸣盛《<殴北集>序》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骈俪三》:“尻轮神马,偏从尘外遨游。”


成语典故

《庄子.大师宗》:“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成玄英疏:“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 尻,臀部。庄周设想以臀部作为车舆,以自己的精神意识作为驾车的骏马,这是强调不假外物而信意神游。后因用为随心所欲遨游自然之典。 元.刘壎《隐居通议.聂侍郎上累文》:“尻轮神马,偏从尘外遨游。”又作“尻舆”。宋.苏轼《分类东坡诗》十五《赠袁陟》:“不见袁夫子,神马载尻舆。” 并列 尻,臀部。以臀部做轮子,以精神为马驾驮着它遨游大自然。比喻不借用外物的神游。语本《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清·王鸣盛《〈瓯北集〉序》:“恍挟我之~,而翱翔乎万里之外。”△用于描写游离于物质之外的精神活动。也作“尻舆神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屁股,脊骨的末端:~骨(坐骨)。 家畜外形部位名称(以髋骨、荐骨和部分尾椎骨为基础,前连腰,下接股。是推动后股运步的重要部位)。

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的圆形的东西(亦称“车轱辘”):~子。车~。~胎。 安在机器上能旋转并促使机器动作的东西:齿~儿。 指“轮船”:江~。拖~。 像车轮的:日~。月~(指圆月)。年~。 依次更替:~班。~训。~休。~作。 转动:间或一~。 量词:一~红日。头~影院。他比我大一~。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社。~农。~甫。~权。鬼使~差。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秘。~奇。~异。~话。~机妙算。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勇。~医。~通。~圣。~速。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凝~。~魂颠倒。 表情:~色。~采。~姿。~志。 精神:~清气爽。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尻』

《廣韻》《集韻》《韻會》𠀤丘刀切,考平聲。 《說文》脽也。从尸九聲。 《玉篇》髖也。 《增韻》脊。骨盡處。 《禮·內則》兔去尻。 《莊子·達生篇》加汝尻雕俎之上。 《屈原·天問》崑崙縣圃,其尻安在。 《註》尻,脊骨盡處。以山至高,其下必有托根之所也。 《集韻》或作𡱧。亦作𦙷。 《正字通》从尸从九,與凥別。改九从兀,非。

『神』

《唐韻》食鄰切《集韻》《韻會》乗人切,𠀤音晨。 《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又《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又神明。 《書·大禹謨》乃聖乃神。 《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 《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 《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 《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又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又諡法。 《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又姓。漢騎都尉神矅。  又升人切,音伸。 《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 《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又叶時連切,音禪。 《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 《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 《註》神,叶時連切。濱,叶𤰞眠切。○按:顧炎武《金石文字記》曰神,古𥓓多作𥛠,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