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穷夜


   尽:完;穷:尽。从早到晚,通宵达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ìn rì qióng yè
成语注音 ㄐ一ㄣˋ ㄖˋ ㄑㄩㄥˊ 一ㄝˋ
成语简拼 jrq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儘日窮亱
成语英文 all around the clock(day and night)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尽:完;穷:尽。从早到晚,通宵达旦。


近义词



成语示例


琬垸狎过常,每清闲必~。 《南史?袁顗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史·袁巸传》:“与邓琬款狎过常,每清闲必尽日穷夜。”


成语典故

并列 从白天到夜晚,连续通宵。 形容不分昼夜。《南史·袁?传》:“(?)与邓琬款狎过常,每清闲必~。”△多用以表示不分昼夜处理某事。→终日终夜?一时半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极,最:~底下。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 都,全。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与“夜”相对:~班。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 某一天:纪念~。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时候:春~。往~。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 特指“日本国”。

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晚。日日~~。~阑(夜将尽时)。~盲。~幕。~宵。~话。~袭。~行(xíng )。~战。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尽』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𠀤秦上聲。 《說文》器中空也。 《小爾雅》止也。 《玉篇》終也。 《廣韻》竭也。 《集韻》悉也。 《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 《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 《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 《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 《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 《註》適可而止也。  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 《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又姓。見《萬姓統譜》。  又《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𠀤津上聲。 《類篇》極也。 《正韻》盡之也。 《書·康誥》往盡乃心。 《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 《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 《禮·樂記》殷周之𣠋盡矣。  又《韻會》皆也。 《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又《類篇》任也。 《增韻》縱令也。 《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 《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又盡盡,極視盡物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又《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𠀤秦去聲。亦竭也。 《周語》齊國佐其語盡。 《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 《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 《註》盡,猶空也。 《字彙》同盡。

『日』

《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𠀤音𦨙。 《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 《博雅》君象也。 《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 《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又《說卦》離爲火爲日。 《周禮·天官·九𡣕註》日者天之明。 《禮·祭義》日出於東。 《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 《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 《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 《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 《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又《洪範》五紀,三曰日。 《傳》紀一日。 《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又《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 《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又《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 《註》日,往日也。  又《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 《註》皆典歷數者。  又《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𠋫時日,通名日者。  又《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又《韻補》叶而至切。 《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 《類篇》唐武后作𡆠。

『夜』

《唐韻》羊謝切《集韻》《韻會》寅謝切《正韻》寅射切,𠀤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 《夏小正》時有養夜。 《註》猶言永夜也。 《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 《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 《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  又宣夜,窺天之器。 《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  又夜明,祭月之坎。 《禮·祭法》夜明,祭月也。  又武宿夜,武舞曲名。 《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  又子夜,晉曲名。 《樂府·解題》昔女子名子夜者造此聲,其聲甚哀。  又國名。西夜,去長安萬三百五十里,見《前漢·西域傳》。  又夜郞,在播州。見《蜀記》。  又《史記·夏本紀》桀鑿池爲夜宮。  又使夜,漢宮官名,見《外戚傳》。  又不夜,城名,在西夏。 《杜甫詩》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邵氏聞見錄》無風塞,不夜城,西夏有其地,王詔經略西邊至其處。 《齊地記》齊有不夜城,古者有日夜照于東境,萊子立此城,以不夜爲名。  又墓穴曰夜臺,一曰長夜。 《古詩》築此長夜室。  又嘉夜,草名。 《前漢·禮樂志郊祀歌》俠嘉夜,𦶜蘭芳。 《註》俠挾同。嘉夜,芳草也。 《楊愼·轉注》作液,非。  又姓,見《通志》。  又《集韻》夷益切,音亦。東海縣名。  又他歷切,音惕。列子湯問篇,師曠方夜擿耳,俛首而聽之,弗聞其聲,見《古今轉注》。  又通御韻。 《屈原·離騷》吾令鳳凰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其相離兮,率雲霓而來御。  又古通箇韻。 《𨻰琳·武庫賦》千徒縱唱,億夫求和,聲訇隱而動山,光赫赫以燭夜。字書𠀤作叶,非。  又叶羊洳切,音豫。 《詩·唐風》夏之日,冬之夜。叶下居,居音倨。  又叶以灼切,音龠。 《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叶下惡。 《說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𡗜省聲,亦作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