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安思危”。
《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同“居安思危”。《新唐书.杨虞卿传》:“自古天子居危思安之心同,而居安虑危之心则异,故不得皆为圣明也。”《明史.兴宗孝康皇帝传》:“昔周公教成王克诘戎兵,召公教康王张皇六师,此居安虑危,不忘武备。” 见“居安思危”。宋·苏辙《拟殿试策题二首》:“虽然朕夙夜东朝,祗服明训,~,若蹈泉谷水。”
住:~住。~民。同~。隐~。~处(chǔ)(a.住所;b.指生活处境)。 居住的地方:新~。故~。迁~。蜗~(喻窄小的住所)。 当,占,处于:~首。~中。~高临下。二者必~其一。 安着,怀着:~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 积蓄,储存:奇货可~(a.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b.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 停留:~守。 平时:平~。 姓。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 装设:~置。~家立业。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 姓。
思考:考~。思~。人无远~,必有近忧。 担忧:顾~。忧~。不足为~。
不安全:~险。~殆。~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言)。~难(nàn )。~如累(lěi )卵。 损害:~害。~及。 高的,陡的:~石。~樯。 使人惊奇的:~言耸听。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坐。“邦有道,~言~行”。 指人临死:病~。垂~。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𠀤音車。 《說文》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經,仲尼凥,凥謂閒居,如此會意。今文作居。 又《廣韻》安也。 《書·盤庚》奠厥攸居。 《禮·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參相得。 又《書·舜典》五宅三居。 《註》三居,謂周之夷服,鎮服,蕃服也。 又坐也。 《論語·陽貨》居,吾語女。 又積也,蓄也。 《書·皋陶謨》懋遷有無化居。 《註》化,易也。謂交易其所居積也。 又《史記·平準書》富商𨍭穀百數,廢居,居邑。 《徐廣註》廢居,貯蓄之名。有所廢,有所蓄,言乗時射利也。 又止也。 《禮·月令》季秋行春令,師興不居。 《疏》不休止也。 又海鳥曰爰居。 《魯語》爰居止於魯東門外。 又姓。漢居般,封宋城侯。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之切,音基。語助辭。 《禮·檀弓》公儀仲子之喪,舍其孫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 《註》怪之之辭,猶言何故也。一說何居,猶言此義何處。居讀如字,不必改音基。 《集韻》通作其。 又叶居御切,音據。 《詩·召南》惟鳩居之。叶下御。 《唐風》無巳太康,職思其居。叶下瞿。瞿去聲。○按《說文》居,一訓蹲。《長箋》以凥爲凥處,居爲蹲踞。《韻會》《正韻》收入御韻,引《詩》居居懷惡,不相親比,是居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居止,居處,與蹲踞,貴倨,从經史分見可也。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寒切,案平聲。 《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 《廣韻》徐也,止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 《註》安安,自然性之也。 《益稷》安汝止。 《註》謂止於至善也。 又寧也,定也。 《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 《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又危之對也。 《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又佚樂也。 《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 《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又何也。 《禮·檀弓》吾將安仰。 《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又與焉同。 《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又姓。 《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又安期,安平,俱複姓。 又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又叶烏前切,音煙。 《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又叶於眞切,音因。 《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虑』《玉篇》房七切。愁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良據切,音鑢。 《說文》謀思也。从思,虍聲。思有所圖曰慮,慮,猶縷也。 《增韻》憂也,疑也。 《書·太甲》弗慮胡獲。 《註》欲其謹思之也。 《大學》安而后能慮。 《朱註》謂處事精詳。 又度也。 《揚子·太𤣥經》立督慮也。 《註》督,正也。慮,度也。運以正度也。 又總計曰亡慮。 《前漢·書註》舉凡之辭,言不待計慮而知其大凡也。 又軍前所持幡曰慮無。 《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 《註》慮有無也。 《正義》明爲思慮其所無之事,使知而爲之備也。 又《釋名》慮,旅也,旅,衆也。 《易·繫辭》一致而百慮。 《註》慮及衆物,以一定之也。 又姓。 《左傳》南蒯臣慮癸。 又《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𠀤音閭。 《正韻》思慮也。 《淮南子·原道訓》恬然無思,澹然無慮。以天爲蓋,以地爲輿。 又木名。 《爾雅·釋木》諸慮,山櫐也。 又地名。隆慮,在河內。無慮,在遼東。取慮,在臨淮。且慮,在遼西。昌慮,在海東。隆音林,取音趣,且音苴。 又《古今字考》兩舉切,音呂。 《箕山歌》日月運照,靡不記睹。游放其閒,何所却慮。 又《正字通》盧谷切,音錄。 《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掌折獄詳𠛬,凡繫囚,五日一慮。 《前漢·雋不疑傳》每行縣,錄囚徒還。 《師古註》錄囚,今云慮囚,本錄聲之去者耳。近俗不曉其意,訛爲思慮之慮,失其源矣。◎按師古此言近於識字,而實未通韻。惟未通韻,亦未爲識字之源也。蓋每字原具四聲,如慮字從平聲起韻,閭呂慮錄,則閭字爲慮字之平,呂字爲慮字之上,錄字爲慮字之入也。慮本訓謀思,然兼有詳審之義,故漢書錄囚亦卽慮囚也。慮字原具入聲,有錄音,豈必專屬去聲,爲得字之源乎。 又叶郞古切,音魯。 《楚辭·九章》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芳椒以自處。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〇按本从思,《說文》玉篇都入思部。字彙倂入心部,取其便考。
『危』《唐韻》魚爲切《集韻》《韻會》虞爲切,𠀤僞平聲。 《說文》在高而懼也。从厃,人在厓上,自卪止之也。 《徐曰》孝經,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故从卪。 《玉篇》不安貌。 《廣韻》疾也。隤也,不正也。 又《禮·儒行》有比黨而危之者。 《註》危,欲毁害之也。 又屋棟上也。 《禮·喪大記》升自東榮,中屋履危。 《疏》踐履屋棟高危處。 又《韻會》宿名。三星。 《左傳·襄二十八年註》𤣥武之宿,虛危之星。 又《書·禹貢》三危旣宅。 《韻會》三峗,山名。通作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