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粮食和草料。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储存粮食与草料。《三国演义》七○回:“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是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聚集,储存:~粮。~积。~聚。 驻军防守:~兵。~垦。~田(驻军开垦田地)。 村庄:皇姑~。~子(村庄)。
困难:~蹇(不顺利,艰难困苦)。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食。~仓。~荒。弹尽~绝。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钱~。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集韻》《韻會》𠀤株倫切,音肫。 《說文》難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難。从屮貫一。一,地也,尾曲。 《玉篇》萬物始生也。 又《廣韻》厚也。 《易·屯卦》屯,剛柔始交而難生。 又屯邅,難行不進貌。 《易·屯卦》屯如邅如。別作迍。 又《增韻》吝也。 《易·屯卦》屯其膏。 又《廣韻》《集韻》徒渾切《正韻》徒孫切,𠀤音豚。聚也,勒兵而守曰屯。 《前漢·趙充國傳》分屯要害。 又兵耕曰屯田。 《周禮·冬官》有屯部,今曰屯田司。 又姓,三國蜀漢法部尚書屯度。 又屯留,縣名,在上黨。 又《集韻》徒困切,音頓。亦姓。 《風俗通》混屯,太昊之良佐,子孫因以爲氏。 又叶徒沿切,音田。 《馬融·廣成頌》校隊案部,爲前後屯。甲乙相伍,戊己爲堅。
『粮』《廣韻》《集韻》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同糧。 《張衡·思𤣥賦》屑瑤蕋以爲粮。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 《說文》穀食。 《周禮·地官·廩人》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 《註》行道曰糧,謂糒也。止居曰食,謂米也。 《左傳·僖四年》申侯曰:共其資糧屝屨。 《疏》糧謂米粟,行道之食。 《詩·大雅》乃裹餱糧。 《莊子·逍遙遊》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又藥名。 《神異經》禹餘糧,世傳禹治水,棄其所餘糧于江中,生爲藥草也。 亦作粮。
『积』《五音篇海》音枳。 《廣韻》子昔切《集韻》《韻會》《正韻》資息切,𠀤音跡。 《說文》聚也。 《增韻》累也。堆𤴁也。 《易·大有》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又《升卦》積小以高大。 《詩·周頌》積之栗栗。 《禮·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積聚。 《前漢·食貨志》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又《儀禮·士冠禮》皮弁服素積。 《鄭註》積猶辟也,以素爲裳,辟蹙其要中。 又《集韻》則歷切,音績。亦聚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子智切《正韻》資四切,𠀤音恣。聚也,儲蓄也。 《詩·大雅》乃積乃倉。 《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 《註》委積,謂牢米薪芻給賓客道用也。 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積。 《註》少曰委,多曰積,皆所以給賓客。 又叶恣此切,音子。 《詩·周頌》有實其積,萬億及秭。
『草』《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𠀤音懆。 《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 《書·禹貢》厥草惟繇。 《詩·小雅》在彼豐草。 《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 《註》草艾,謂艾取草也。 《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 《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又《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 《註》草,粗也。 又《篇海》苟𥳑曰草草。 《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 《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𥳑其禮也。 《疏》草次,猶造次也。 又《詩·小雅》勞人草草。 《傳》草草,勞心也。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 《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又《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 《註》謂爲文之草藳。 《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 《後漢·𨻰寵傳》蕭何草律。 又《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又姓。 《正字通》草中。 又《韻補》脞五切,徂上聲。 《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又此苟切,凑上聲。 《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又《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 《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