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宋·释惠洪《韩廉使奉御赞》:“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
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宋 惠洪《沩山轼禅师赞》:“视其心胸,山包海容。”又《韩廉使奉御赞》:“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 并列 比喻人气量恢弘,胸怀博大。宋·惠洪《沩山轼禅师赞》:“视其心胸,~。”△褒义。多用于气量方面。→海阔天空 海纳百川 ?蝉腹龟肠鸡肠狗肚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姓。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 装东西的袋:书~。皮~。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 总揽,负全责:~销。~揽。 保证:~赔。~在我身上。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 围:~围。~剿。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 姓。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 漫无目标地:~骂。~找。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 特指中国上海:~派。 姓。
包含,盛(chéng):~器。~量(liàng )。~积。~纳。无地自~。 对人度量大:~忍。宽~。 让,允许:~让。不~人说话。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止。~颜。~光。~貌。仪~。军~。市~。阵~。姿~。 或许,也许:~或。 姓。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𠀤與刪音同。 《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 《徐曰》象山峰𠀤起之形。 《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 《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 《書·禹貢》奠高山大川。 《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 《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又連山,古易名。 《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 《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又姓。古烈山氏之後。 又公山,複姓。 又《集韻》《韻會》𠀤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又《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又叶疏臻切,音甡。 《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 《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𠀤互見。
『包』《廣韻》布交切《集韻》班交切,𠀤音苞。 《說文》包,象人褱姙。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氣起於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於巳,爲夫婦褱姙於巳。巳爲子,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年始寅,女年始申也。 又容也。 《易·泰卦》九二包荒,用馮河。 又裹也。 《書·禹貢》包匭菁茅。 《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以虎皮。 又《前漢·班固敘傳》包漢舉信。 《註》劉德曰:包,取也。 又通作苞。叢生也。 《書·禹貢》草木漸包。 又姓。 《廣韻》楚大夫申包胥之後。漢有大鴻臚包咸。 又山名。 《山海經註》吳縣南,太湖中包山下有洞庭穴,號爲地脈。 又《集韻》《正韻》𠀤蒲交切,音咆。 《集韻》匏亦作包。 又庖通作包。 《易·姤卦》包有魚。 《繫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又《韻補》房尤切,音浮。地名。春秋,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左氏作孚。通雅,古呼包如孚,脬與胞,桴與枹,莩與苞,浮與抱之類,同原相因,故互通。 又叶補苟切,褒上聲,裹也。 《詩·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海』《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𠀤音醢。 《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 《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 《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又環九州爲四海。 《書·禹貢》四海會同。 《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又物產饒富爲陸海。 《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又天海,星名。 《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又州名。 《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又《韻補》叶虎洧切,音喜。 《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又叶火五切,音虎。 《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 《集韻》或作𣴴。
『容』《廣韻》《集韻》《韻會》𠀤餘封切,音融。 《說文》盛也。从宀从谷。 《徐鉉曰》屋與谷,皆所以盛受也。 《增韻》受也,包函也。 《易·師卦》君子以容民畜衆。 《書·君𨻰》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註》謂包之也。 又《唐書·狄仁傑傳》婁公盛德,爲所包容久矣。 又儀容也。 《禮·冠義》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 《射義》試之於射宮,其容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又《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又從容,安也。 《書·君𨻰》從容以和。 《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又《爾雅·釋器》容謂之防。 《郭璞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所以容身防矢也。 又禮官曰容。 《禮·樂記》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 《註》容謂禮樂之官。使之檢視殷家禮樂之官,而復其位。 《前漢·儒林傳》徐生善爲容。是善禮樂者謂之容也。 又飛揚貌。 《楚辭·九章》紛容容之無經兮。 又《禮·內則》佩容臭。 《註》香物也。助爲形容之飾,猶後世香囊也。 又紗之輕者曰輕容。 《唐苑類》輕容,無花薄紗也。 又州名。古象郡地,唐置容州。 又姓。八凱仲容之後。 《禮記》有徐大夫容居。 又慕容,複姓。 又《集韻》尹竦切。與慫慂之慂同,勸也。 又《正字通》余壟切,音涌。 《前漢·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 又與頌通。 《說文》貌也。从頁,公聲。 《徐曰》此儀容字。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頌。後人因以爲歌頌字。 《前漢·惠帝紀》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繫。 《顏師古註》古頌與容同。 《𠛬法志註》頌謂寬容之,不桎梏也。 又叶與章切,音陽。 《韓愈·獨孤申叔哀辭》如聞其聲,如見其容。嗚呼遠矣,何日而忘。 又《參同契》天道甚浩廣,太𤣥無形容。虛寂不可覩,匡郭以消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