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聿云暮


   见“岁聿其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uì yù yún mù
成语注音 ㄙㄨㄟˋ ㄩˋ ㄩㄣˊ ㄇㄨˋ
成语简拼 syym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歲聿雲暮
成语英文 The year is near to the end.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岁聿其莫”。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47回:“岁聿云暮,转眼新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魏书·乐志》:“既岁聿云暮,三朝无远,请共本曹尚书及郎中部率呈试。”


成语典故

岁:年。聿:句中语气词。暮:晚。 一年快过完了。 指年终岁晚。语出《诗.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暮。”唐.李峤《楚望赋并序》:“岁聿云暮,游子多怀。”唐.陆贽《崔造右庶子》:“总领繁重,积劳疹深,岁聿云暮,有加无瘳。”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一三:“后十五年果开府湖南,岁聿云暮,忽忆曩事。” 见“岁聿其莫”。《魏书·乐志》:“既~,三朝无远,请共本曹尚书及郎中部率呈试。”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文言助词,无义,用于句首或句中。 〔~皇〕轻疾的样子,如“武骑~~”。 古代称笔,用笔写文章。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气。~色。日~途穷。~鼓晨钟。 晚,将尽:~春。~年。~节。~齿(晚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聿』

《唐韻》余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𠀤音遹。 《說文》所以書之器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  又《玉篇》遂也,述也,循也。 《正韻》惟也。 《書·湯誥》聿求元聖,與之戮力。 《傳》聿,遂也。 《釋文》聿,允橘切,述也。 《疏》正義曰:聿訓述也。述前所以申遂,故聿爲遂也。 《詩·唐風》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傳》聿,遂也。 《疏》從始至末之言。 《詩·大雅》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傳》聿,述也。 《詩詁》助語。 《左傳註》惟也。  又自也。 《詩·大雅》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箋》聿,自也。於是與其𡚱大姜,自來相可居者。  又《揚雄·羽獵賦》及至罕車飛揚,武騎聿皇。 《註》聿皇,輕疾貌。  又《左思·吳都賦》陵絕嶛嶕,聿越巉險。 《註》聿越,豹走貌。  又與曰通。 《詩·豳風》曰爲改歲,入此室處。 《前漢·食貨志》引《詩》作聿。 《師古註》聿,卽曰也。 亦與遹通。 《詩·大雅》遹求厥寧。 《傳》遹與聿同。發語辭。 亦與欥通。 《前漢·班固敘傳》欥中和爲庶幾。 《師古註》欥聿,通由也。◎按說文聿,所以書之器也。欥,詮詞也。徐註,一曰發聲。引《詩》:欥求厥寧。今文作聿,後世束豪爲聿。加竹作筆,而聿字音以律切,專爲發語詞矣。柳宗元文作聿牘,則唐人尚以此爲筆字。

『云』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𠀤音雲。 《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 《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又運也。 《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 《註》云:運動貌。  又狎昵往復也。 《詩·小雅》昏姻孔云。 《朱傳》云:旋也。 《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 《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又語助。 《詩·小雅》伊誰云憎。 《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𨻰倉北坂。  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又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 《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又云云:山名。 《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又云爲。 《易·繫辭》變化云爲。  又姓。漢云敞。  又與芸同。 《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 《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又紛云:興作貌。 《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 《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又《韻補》叶于先切,言也。 《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𠀤音云。 《說文》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轉形。 《廣韻》河圖曰:雲者,天地之本。 《元命包》隂陽聚爲雲。 《易·乾卦》雲行雨施。  又《詩·大雅》倬彼雲漢。 《傳》雲漢,天河也。  又《爾雅·釋親》仍孫之子爲雲孫。 《註》言輕遠如浮雲。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舞雲門大卷。 《註》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大卷。  又《史記·黃帝紀》官名,皆以雲命爲雲師。  又澤名。 《書·禹貢》雲土夢作。  又《左傳·定四年》楚子涉睢濟江,入于雲中。 《爾雅·釋地》楚有雲夢。 《疏》此澤跨江南北,亦得單稱雲,單稱夢。 《司馬相如·子虛賦》雲夢者,方九百里。  又《拾遺記》蓬萊山,亦名雲來。  又郡縣名。 《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雲縣。  又雲中郡。  又姓。 《正字通》縉雲氏之後。唐雲洪嗣。明雲衢,雲岫。  又叶于員切。 《𨻰琳·馬瑙勒賦》初傷勿用,俟慶雲兮。君子窮達,亦時然兮。 《說文》通作云。 《唐韻》王權切《集韻》《韻會》《正韻》于權切,𠀤音圓。 《說文》物數也。 《徐鉉曰》古以貝爲貨,故數之。  又《玉篇》官數。 《史記•平原君傳》願君卽以遂備員而行矣。 《前漢•尹翁歸傳》責以員程。 《註》師古曰:員,數也。  又《正韻》周也,幅員,亦作幅隕。 《詩•商頌》景員維河。 《傳》員,均也。與幅隕同。  又《廣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𠀤音雲。 《廣韻》益也。 《詩•小雅》無棄爾輔,員于爾輻。 《傳》員,益也。  又地名。 《前漢•匈奴傳》前將軍出塞千二百余里,至烏員。  又通鄖。 《前漢•古今人表》員公辛。 《註》師古曰:員讀曰鄖。亦與云通。 《詩•鄭風》聊樂我員。 《釋文》員,本亦作云。 《商頌》景員維河。 《箋》員古文作云。 《釋文》員,毛音圓,鄭音云:二音皆可讀。  又《集韻》于倫切《韻會》爲贇切,𠀤音筠。 《集韻》人字。 《左傳•襄二十六年》行人子員。  又《廣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𠀤音運。 《廣韻》姓也,前涼錄有金城員敞,唐有棣州刺史員半千。 《韻會》伍員,人名,後人慕之,爲姓。○按《左傳•昭二十年》伍員,《釋文》本音云。楊愼曰:陸龜蒙詩,賴得伍員騷思少,誤讀平聲。此說非也。員字平去二音皆可讀。 《玉篇》《廣韻》作貟。

『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故切,音慕。本作莫。 《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 《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 《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 《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