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荡荡


   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后以“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ēi wēi dàng dàng
成语注音 ㄨㄟ ㄨㄟ ㄉㄤˋ ㄉㄤˋ
成语简拼 wwd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巍巍蕩蕩
成语组合  AABB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后以“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成语示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8回:“唐、多二人上岸,远远望那城郭,就如峻岭一般,巍巍荡荡,景象非凡。”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


成语典故

《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高大的样子。荡荡:广大的样子。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广被。多用以形容帝王。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况乎圣德巍巍荡荡,黎氓所不能命哉。”唐.陆贽《祭大禹庙文》:“经启之功,于今是赖,巍巍荡荡,无得而名。” 并列 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语本《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况乎圣德~,黎氓所不能命哉。”△褒义。多用于描写德高恩大。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高大:~峨。~焕(高大壮观)。~然。~~。崔~。

高大:~峨。~焕(高大壮观)。~然。~~。崔~。

清除,弄光:~平。扫~。~除。倾家~产。 洗涤:洗~。涤~。~口(漱口)。 摇动:摇~。~漾。~桨。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 四处走动:游~。逛~。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 浅水湖:芦花~。

清除,弄光:~平。扫~。~除。倾家~产。 洗涤:洗~。涤~。~口(漱口)。 摇动:摇~。~漾。~桨。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 四处走动:游~。逛~。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 浅水湖:芦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巍』

《廣韻》《集韻》《韻會》𠀤語韋切。音嵬。 《說文》高也。从嵬委聲。 《廣韻》高大貌。 《論語》巍巍乎唯天爲大,唯堯則之。 《傅𤣥樂府》我皇敘羣材,洪烈何崔巍。  又通作魏。 《莊子·天下篇》魏然而已。 《註》獨立貌。 《集韻》或作嵬。 《說文》牛威切。 《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按《集韻》巍或作嵬,通作魏。《正韻》七灰,巍嵬魏𠀤收,魏註引《莊子》魏然而已。七隊獨收魏,魏姓魏國不借巍。《吳元滿·總要》附會《說文》魏音胃,以《周禮》象魏之魏,魏姓魏國皆作巍,非。巍字作从委从嵬。

『巍』

《廣韻》《集韻》《韻會》𠀤語韋切。音嵬。 《說文》高也。从嵬委聲。 《廣韻》高大貌。 《論語》巍巍乎唯天爲大,唯堯則之。 《傅𤣥樂府》我皇敘羣材,洪烈何崔巍。  又通作魏。 《莊子·天下篇》魏然而已。 《註》獨立貌。 《集韻》或作嵬。 《說文》牛威切。 《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按《集韻》巍或作嵬,通作魏。《正韻》七灰,巍嵬魏𠀤收,魏註引《莊子》魏然而已。七隊獨收魏,魏姓魏國不借巍。《吳元滿·總要》附會《說文》魏音胃,以《周禮》象魏之魏,魏姓魏國皆作巍,非。巍字作从委从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