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力悉敌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ōng lì xī dí
成语注音 ㄍㄨㄥ ㄌ一ˋ ㄒ一 ㄉ一ˊ
成语正音 “悉”,不能读作“xí”。
成语简拼 glxd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工力悉敵
成语英文 force and skill do match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成语示例


这两幅山水画工力悉敌,很难分出高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成语典故

工力:功夫和才力。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和才力完全相当,难分上下。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官昭容》:“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余篇,帐殿前结彩楼,命昭容选一首为新翻御制曲……既进,唯沈、宋二诗不下;又移时,一纸飞坠,竞取而观,乃沈诗也。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东崖则穴错门纷,曾未一历。遂爇炬东入,其上垂乳环柱,与老君座后暗洞诸胜,工力悉敌。”梁启超《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盖当时秦、齐、楚工力悉敌。” 主谓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形容彼此不分高低。语出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官昭容》:“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东崖则穴错门纷,曾未一历。遂炬东入,其上垂乳环柱,与老君座后暗洞诸胜,~。”△用于描写比较优劣。→棋逢对手势均力敌 智均力敌 旗鼓相当 铢两悉称 ?卵石不敌 相形见绌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 姓。

知道:洞~(很清楚地知道)。尽~。获~。来函敬~。 尽,全:~力。~心。~数(shǔ)(完全列举,如“不可~~”)。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 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 抵挡:寡不~众。 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仇视:~意。“诸侯~王所忾”。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工』

《唐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𠀤音公。 《說文》巧飾也,象人有䂓榘也。 《廣韻》巧也。 《玉篇》善其事也。 《詩·小雅》工祝致告。 《傳》善其事曰工。 《疏》工者巧於所能。  又《玉篇》官也。 《書·堯典》允釐百工。  又共工,官名。 《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又《韻會》匠也。 《禮·曲禮》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 《周禮·冬官考工記》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  又《正韻》事任也。 《書·臯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集傳》庶官所治,無非天事。  又射工,蟲名。 《博物志》射工蟲口中有弩形,氣射人影,隨所著處發瘡。  又通作功。 《魏志·管輅傳註》輅弟辰曰:與輅辨人物,析臧否,說近義,彈曲直,拙而不功也。

『力』

《唐韻》《集韻》《韻會》𠀤林直切,陵入聲。 《說文》筋也。象人筋之形。 《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 《增韻》筋,力氣所任也。 《禮·聘義》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  又《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  又《韻會》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 《孟子》聖人旣竭目力焉,旣竭耳力焉。  又《韻會》物所勝亦曰力。 《家語》善御馬者均馬力。 《杜甫·張旭草書詩》溟漲與筆力。  又勤也。 《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前漢·司馬遷傳》力誦聖德。 《註》師古曰:力,勤也。  又《禮·坊記》食時不力珍。 《註》力,猶務也。  又《後漢·銚期傳》身被三創,而戰方力。 《註》力,苦戰也。  又病甚曰力。 《唐書·汲黯傳》臣犬馬病力。  又爲人役者曰力。 《晉·陶潛·與子書》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  又姓。 《韻會》黃帝佐力牧之後。  又《韻補》叶力蘖切,苓入聲。 《蘇軾·香積寺詩》此峯獨蒼然,感荷祖佛力。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悉』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七切,音膝。詳盡也,諳究也。知也。  又姓。 《六書總要》从心釆,會意。釆,古辨字。取明析之義。與采字不同。

『敌』

《集韻》乎刮切,音頢。盡也。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𠀤音狄。 《說文》仇也。 《書·微子》相爲敵讎。  又《爾雅·釋詁》敵,當也。 《疏》仇匹相當也。 《易·同人》伏戎於莽,敵剛也。 《左傳·文六年》敵惠敵怨,不在後嗣。  又《爾雅·釋詁》敵,匹也。 《博雅》輩也。 《玉篇》對也。 《禮·曲禮》雖貴賤不敵。  又《增韻》拒抵也。 《管子·兵法篇》明理而勝敵。  又《博雅》上也。 《廣韻》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