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豪杰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代指妇女。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īn guó háo jié
成语注音 ㄐ一ㄣ ㄍㄨㄛˊ ㄏㄠˊ ㄐ一ㄝˊ
成语简拼 jghj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繁体 巾幗豪傑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代指妇女。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原来这就是十三妹姑娘。我尹其明今日无意中见着这位脂粉英雄,巾帼豪杰,真是人生快事!”


成语典故

偏正 女性中杰出的人物。《儿女英雄传》17回:“我尹其明今日无意中,见着这位脂粉英雄,~,真是人生快事。”△褒义。多用于写女英雄。→女中丈夫。也作“巾国英雄”、“巾帼英雄”。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围~。领~。枕~。餐~。~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英雄”)。

古代妇女的头巾、帕:巾~英雄(女英雄)。

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杰。英~。文~。自~。 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放。~爽。~迈。~气。~情。~兴(xìng )。~举。~语。~华。 强横的,有特殊势力的:~强。~门。~族。~绅。巧取~夺。 古同“毫”,极小。

才能出众的人:俊~。英雄豪~。 特异的,超过一般的:~作。~出人才。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巾』

《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銀切,音䘜。 《說文》佩巾也。 《禮·內則》盥卒授巾。 《註》巾以帨手。  又《正韻》蒙首衣也。 《玉篇》佩巾,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 《急就篇註》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頭也。 《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 《釋名》巾,謹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當自謹修於四敎也。  又《正韻》羃也。 《周語》靜其巾羃。 《註》巾羃,所以覆尊彝。  又被巾。 《揚子·方言》帍裱謂之被巾。 《註》婦人領巾也。  又《類篇》衣也。 《周禮·春官》巾車。 《註》巾猶衣也。 《疏》謂玉金象革衣飾其車,故訓巾猶衣也。  又《正韻》帉也。 《說文》楚謂大巾曰𢁥。  又《揚子·方言》蔽厀,魏宋南楚之閒謂之巨巾。  又《急就篇註》巾,一曰裹足之巾,若今裒足布也。  又巾車,官名。 《周禮·春官·巾車註》巾車,車官之長。  又《五音集韻》姜螼切,音巹,飾也。  又《集韻》《類篇》𠀤香靳切,音焮。義同。

『豪』

《廣韻》胡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乎刀切,𠀤音毫。 《說文》豕鬣如筆管者,出南郡。 《山海經》竹山有獸,其狀如豚,白毛,大如筓而黑端,名曰豪彘。 《註》𧱂豬也。夾髀有麄毫,長數尺,能以脊上毫射物,吳越呼爲鸞豬。  又《穆天子傳》天子之豪馬、豪牛、豪羊。 《註》豪,猶髭也。髭馬如馬,足四節皆有毛。豪羊似髦牛。  又《玉篇》俊也。 《正韻》英也。 《孟子》若夫豪傑之士。 《淮南子·泰族訓》智過百人者,謂之豪。 《前漢·武帝紀》選豪俊,講文學。  又《廣韻》俠也。 《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之遊徒豪舉耳。  又《韻會》彊也,健也。 《前漢·食貨志》故大賈畜家不得豪奪吾民矣。  又《玉篇》帥也。 《史記·韓長孺傳》雁門馬邑豪聶翁壹。 《註》豪,猶帥也。  又山名。 《山海經》豪山多金玉而無草木。  又水名。 《山海經》密山,豪水出焉。  又魚名。 《山海經》渠豬水中多豪魚,狀如鮪,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癬。  又劒名。 《博物志》豪曹,歐冶子所作。 《越絕書》越王取豪曹,薛燭曰:非寶劒也。  又州名。 《廣韻》屬九江郡,古鍾離國,與吳爭桑而滅,隋攺爲豪州。  又姓。 《正字通》宋豪彥,乾道中進士。明豪英,天順中宜都知縣。  又與毫通。 《禮·經解》差若豪釐,繆以千里。 《史記·張耳傳》秋豪皆高祖力也。○按豪、毫古通用。徐鉉以毫爲俗字,泥。  又叶寒歌切,音何。 《蘇轍·咏嚴顏詩》被擒不辱古亦有,吾愛善折張飛豪。軍中生死何足怪,乗勝使氣可若何。 《說文》本作𩫞。籀作𩫕。 《玉篇》亦作𩫚。

『杰』

《唐韻》《集韻》《韻會》𠀤渠列切,音桀。 《玉篇》人名。梁四公子,其一䨲杰。 《五代史》周世宗鎭澶淵,辟魏杰爲司法㕘軍。俗借作豪傑傑字。 《唐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𠀤音桀。 《淮南子·泰族訓》知過萬人者謂之英,千人者謂之俊,百人者謂之豪,十人者謂之傑。  又《前漢·高祖紀》子房,蕭何,韓信三者,皆人傑也。  又《說文》傲也。  又《詩·周頌》有厭其傑。 《傳》傑,苗之先長者。  又叶其利切,音暨。 《曹植·學宮頌》於鑠尼父,生民之傑。性與天成,該聖備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