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借指持带刀剑。宋苏轼《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诗: “岂比杜陵贫病叟,终日长镵随短蓑。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参见:○卖剑买牛 并列 劝民弃武归农。《汉书·龚遂传》记载:汉宣帝时,渤海地方荒年。迫于饥寒,很多人拿着刀剑行劫。龚遂做渤海太守,劝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从事耕种,说:“何为~?”△多用于政治措施方面。也作“佩犊带牛”。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喻固执或骄傲:~气。 姓。
挂,带:~带。~戴。~剑。 古代系在衣带上的玉饰:玉~。 心悦诚服:~服。钦~。敬~。可~。
小牛:牛~。初生之~不怕虎。
《唐韻》語求切《集韻》魚尤切《韻會》疑尤切,𠀤𪙊平聲。 《說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 《註》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 《玉篇》黃帝服牛乗馬。 《易·无妄》或繫之牛。 又《說卦》坤爲子母牛。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又《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 《疏》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又樹化牛。 《玄中記》千年樹精,化爲靑牛。始皇伐大樹,有靑牛躍出入水。 又官名。 《周禮·地官》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又牽牛,宿名。 《爾雅·釋天》星紀,斗牽牛也。 《註》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又天牛,蟲名。一曰天水牛。 《爾雅·釋蟲》蠰齧桑註似天牛。 又紫金牛,藥名。見《本草綱目》。 又姓。 《廣韻》微子裔,司𡨥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爲氏。 《風俗通》漢有牛崇。 又人名。 《史記·虞舜紀》瞽瞍父曰橋牛。 又叶音疑。 《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叶下哉。哉讀將黎反。
『佩』《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𠀤音悖。 《釋名》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陪貳也。一德佩,一事佩。 《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傳》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 《左傳·閔二年》晉狐突曰:佩衷之旗也。 《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 《又》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𤣥玉,大夫佩水蒼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玫。 《又》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 又《論語》去喪無所不佩。 又《白虎通》農夫佩耒耜,工匠佩斧,婦人佩鍼縷。 又水縈紆謂之佩。 《水經注》鮑丘水北佩謙澤,眇望無垠。 又蘭渠川水出自北山,帶佩衆溪南流注于渭。 又叶蒲眉切,音裴。 《詩·秦風》何以贈之,瓊瑰玉佩。叶上思。 又叶蒲邁切,音敗。 《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能音柰。 《說文》大帶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謂之飾。 《徐鉉曰》俗別作珮,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