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已临近年底。
指已临近年底。
怎好只管打扰。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况且年近岁逼,家中必然悬望,不如回去。”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况且年近岁逼,家中必然悬望,不如回去。”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 每年的:~会。~鉴。~利。~薪。 一年的开始:~节。新~。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 收成:~成。~景。~谨。荒~。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 姓。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极,最:~底下。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 都,全。
去掉:~害。~名。~根。铲~。废~。排~。~暴安良。 改变,变换:岁~(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夕。 不计算在内:~非。~外。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法。 台阶:阶~。庭~。 任命官职:~拜(授官)。~授。~书(授官的诏令)。
《唐韻》《廣韻》奴顚切《集韻》《類篇》《韻會》寧顚切《正韻》寧田切,𠀤撚平聲。 《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 《春秋•桓三年》有年。 《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 《宣十六年》大有年。 《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又歲也。 《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 《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 《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 《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 《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 《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 《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又齒也。 《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 《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 《註》引年,挍年也。 《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𣆀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 《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又姓。 《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又叶禰因切,音紉。 《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 《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又《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 《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 《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 《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𠡦。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𠀤秦上聲。 《說文》器中空也。 《小爾雅》止也。 《玉篇》終也。 《廣韻》竭也。 《集韻》悉也。 《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 《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 《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 《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 《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 《註》適可而止也。 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 《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又姓。見《萬姓統譜》。 又《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𠀤津上聲。 《類篇》極也。 《正韻》盡之也。 《書·康誥》往盡乃心。 《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 《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 《禮·樂記》殷周之𣠋盡矣。 又《韻會》皆也。 《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又《類篇》任也。 《增韻》縱令也。 《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 《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又盡盡,極視盡物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又《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𠀤秦去聲。亦竭也。 《周語》齊國佐其語盡。 《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 《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 《註》盡,猶空也。 《字彙》同盡。
『除』《唐韻》直魚切《集韻》《韻會》𨻰如切《正韻》長魚切,𠀤音儲。 《說文》殿陛也。 《班固·西都賦》玉除彤庭。 又《前漢·蘇武傳》扶輦下除。 《註》除謂門屛之閒。 又《玉篇》去也。 《書·泰誓》除惡務本。 《左傳·隱元年》蔓草猶不可除。 又《昭十七年》振除火災。 《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 又《揚子·方言》病愈者或謂之除。 又算法有乗除。 《前漢·律歷志》法除之。 又治也。 《易·萃卦》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註》除者,治也。 《禮·曲禮》馳道不除。 又《周禮·地官·山虞》若祭山林,則爲主而修除。 《註》治道路場壇。 《左傳·昭十三年》令諸侯日中造於除。 《註》除地爲壇,盟會處。 又《玉篇》開也。 《史記·呂后紀》請得除宮。 《前漢·高五王傳》作淸宮。 又拜官曰除。 《史記·平準書》諸買武功爵,官首者試補吏,先除。 《註》先除,用也。 《前漢·田蚡傳》君除吏盡未,吾亦欲除吏。 《註》凡言除者,除去故官,就新官。 又《正字通》隋內官服半除,唐減爲半臂。言肩有袖,至臂臑而止,今呼齊肩。 又易也。新舊歲之交謂之歲除。俗云除夕。 《孟浩然詩》靑陽逼歲除。 又除道,漢縣名。 《前漢·地理志》北地郡除道縣。 又《集韻》羊諸切,音餘。 《詩·小雅》日月方除。 《箋》四月爲除。 《疏》爾雅,除作余。李巡曰: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余。余,舒也。除余字雖異,音實同也。 又《集韻》《類篇》𠀤商居切,音書。 《集韻》或省作余。義同。 又《廣韻》《集韻》遲倨切《韻會》遲據切《正韻》治據切,𠀤音箸。 《詩·唐風》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傳》除,去也。 又《小雅》風雨攸除,鳥䑕攸去,君子攸芋。 又《小雅》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 《傳》除,開也。 又叶魚羈切,音宜。 《越采葛婦歌》號絺素兮將獻之,越王悅兮忘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