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聚集声威势力。
指聚集声威势力。
《三国志 魏志 袁绍传》:“谓为将军心合意同,混齐一体,必当并威偶势,御寇宁家。”
谓聚集声威势力。《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谓为将军心合意同,混齐一体,必当并威偶势,御寇宁家。” 并列 聚集声威势力。《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谓为将军心合意同,混齐一体,必当~,御寇宁家。”△多用于情状方面。
合在一起:~拢。合~。兼~。 一齐,平排着:~驾齐驱。~重(zhòng )。~行(xíng )。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且。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不容易。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像。木~戏。 双,对,成双成对,与“奇(jī)”相对:~数。~语(相对私语)。对~。无独有~。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或。~然。~合。~尔。~感。~发事件。 指丈夫或妻子:佳~。配~。
权力,威力:~力。权~。~利。~均力敌。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气~。山~。局~。虚张声~。守~。~必。~能。~不可挡。因~利导。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非切,音蝛。尊嚴也。 《易·大有》威如之吉。 《書·洪範》惟辟作威。 《周禮·天官》𠛬賞以馭其威。 《吳語》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 又《諡法》猛以剛果,彊義執政,𠀤曰威。 又婦稱姑爲威姑。猶子稱父爲嚴君。 《說文》威,姑也,引漢律婦告威姑。 《正字通》按漢律威姑二字宜連讀,信如說文訓,似告姑姑,豈成文理。 又南威,美人名。 又虎脅兩旁及尾端有骨如乙,名虎威,見《酉陽雜俎》。 又伊威,蟲名。 《爾雅·釋蟲》作蛜蝛。 《詩·豳風》伊威在室。 又與畏通。 《莊子·漁父篇》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 《註》威畏義同。
『偶』《唐韻》五口切《韻會》語口切,𠀤音耦。凡數,雙曰偶,隻曰奇。 《禮·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 又《爾雅·釋詁》合也。 《註》謂對合也。 又牉合也。 《賈誼·五餌》言偶人無時。 《韓詩》言不失時,以偶爲牉合也。 又《家語》聖人因時,以合偶男女。 又儕輩曰偶。 《前漢·黥布傳》率其曹偶,亡之江中。 又適然也。 《列子·楊朱篇》鄧析謂子產曰:鄭國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 又俑也。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 《史記·孟嘗君傳》木偶人謂土偶人。一作寓禺。 《前漢·郊祀志》木寓龍。 《史記·封禪書》木禺龍。𠀤同偶。別作𣕃,非。 又姓。明洪武中,偶桓以辟薦爲崇安縣從事。 又叶五舉切,音語。 《光武賜侯霸書》崇山幽都何可偶,黃鉞一下無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