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监禁。被监禁受侮辱。
幽:监禁。被监禁受侮辱。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公子纠死,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并列 遭受被囚禁的耻辱。《史记·管晏列传》:“吾~,鲍叔不以我为无耻。”△贬义。用于囚徒。
隐藏,不公开的:~会。~居(a.隐居;b.幽静的住处)。~愤。~咽。 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谷。~静。~暗。 沉静而安闲:~闲。~趣(幽雅的趣味)。~婉。 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禁。~闭。~囚。 迷信的人指阴间:~灵。~魂。 古地名,大致相当于今中国河北省、辽宁省南部一带:~州。~燕(yān )。
拘禁:~禁。~车。~牢。 被拘禁的人:~犯。~徒。死~。~首垢面。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a.跟随老师学习;b.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 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 遭到:遭~。~害。~挫。~屈。~辱。~阻。 适合,中:~吃。~看。~听。~使。
羞耻:羞~。耻~。 使受到羞耻:~骂。侮~。折~。 谦辞,表示承蒙:~承。~赐。 玷污,辜负:~没(mò)。~命。玷~。
《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幺虯切《正韻》於尤切,𠀤音呦。 《說文》幽隱也。 《易·履卦》幽人貞吉。 《疏》幽隱之人,守道貞吉。 《禮·儒行》幽居而不淫。 《疏》君子雖復隱處,常自修整不傾邪也。 《後漢·章帝章和元年詔》光照六幽。 《註》謂六合幽隱之處也。 又《爾雅·釋詁》幽,微也。 《疏》幽者,深微也。 《史記·樂書》極幽而不隱。 又《玉篇》幽,深遠也。 《易·繫辭》无有遠近幽深。 《疏》言易之告人,无問遠之與近,及幽邃深遠之處,皆告之也。 《詩·小雅》幽幽南山。 《註》幽幽,深遠也。 又《玉篇》幽,不明。 《正韻》幽,闇也。 《書·舜典》黜陟幽明。 《註》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 《禮·檀弓》望反諸幽,求諸鬼神之道也。 《註》鬼神處幽闇。 又《正韻》幽,囚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幽於縲紲。 《楊惲報孫會宗書》身幽北闕。 又州名。 《書·舜典》肇十有二州。 《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 《爾雅·釋地》燕曰幽州。 《疏》燕其氣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 又地名。 《左傳·莊十六年》同盟于幽。 《註》幽,宋地。 又國名。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思幽之國,思士不妻,思女不夫。 《註》言其人直思感而氣通,無配合而生子。 又姓。 《廣韻》出《姓苑》。 又與黝通。 《集韻》黝或作幽。 《禮·玉藻》一命縕紱幽衡,再命赤紱幽衡。 《註》幽,讀爲黝黑之黝。 又叶於交切,音窔。 《道藏歌》迴舞太空嶺,六氣運重幽。我際豈能窮,使爾終不彫。 又《詩·小雅》隰桑有阿,其葉有幽。旣見君子,德音孔膠。 《傳》幽,黑色。
『囚』《唐韻》似由切《集韻》《韻會》徐由切,𠀤音遒。 《說文》繫也。从人,在囗中。 《爾雅·釋言》拘也。 《風俗通》遒也。辭窮情得,以罪誅遒也。 《周禮·秋官·掌囚註》囚,拘也。主拘繫當𠛬殺者。 又《掌囚》掌守盜賊。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 《註》拲者,兩手共一木也。中罪不拲,手足各一木。下罪又去桎。 又罪人也。 《禮·月令》挺重囚,益其食。 《註》挺,拔出之意。重囚禁繫嚴密,故特加寬,益其食也。 又獄辭亦曰囚。 《書·康誥》丕蔽要囚。 《註》要囚,獄詞之要者。蔽,斷也,爲囚求生道也。 又《詩·魯頌》在泮獻囚。 《註》囚,所鹵䉟者。 又叶似魚切,音徐。 《王逸·九思》白龍兮見射,靈龜兮執拘。仲尼兮困阨,鄒衍兮幽囚。
『受』《唐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𠀤音壽。 《說文》相付也。 《玉篇》得也。 《易·旣濟》實受其福。 《詩·大雅》受天之祜。 又承也。 《李適之法觀禪師𥓓銘》孰承最上,密受居多。 又盛也。 《杜甫詩》野航恰受兩三人。 又容納也。 《論語》君子不可以小知,而可大受也。 又《正字通》神呪切,收去聲。 《詩·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叶下昊。昊,許𠋫切。○按受字《韻書》無去聲。 又叶音暑。 《張衡·誚靑衣賦》晏嬰潔志,不顧景女。乃雋不疑,奉霍不受。 《韻會》毛氏曰:从𠬪从冖。俗或作𤓾,非。𤓾音胡到切,下从丈。
『辱』《唐韻》而蜀切《集韻》儒欲切,𠀤音蓐。 《廣韻》恥也。 《禮·曲禮》孝子不登危,懼辱親也。 又汙也。 《左傳·襄三十年》使吾子辱在塗泥久矣。 又屈也。 《禮·曲禮》君言至,則主人出拜君言之辱。 《註》屈辱尊命之臨也。 又僇也。 《說文》辱,从寸,在辰下。失耕時於封疆上僇之也。 又姓,見《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