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答如响


   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īng dá rú xiǎng
成语注音 一ㄥ ㄉㄚˊ ㄖㄨˊ ㄒ一ㄤˇ
成语简拼 ydr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應答如響
成语结构  补充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



成语示例


清·无名氏《后会仙记》:“促膝谈心,应答如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北齐书·杜弼传》:“弼幼聪敏……同郡甄琛为定州长史,简试诸生,见而策问,义解闲明,应答如响,大为琛所叹异。”


成语典故

响:回声。应答有如回声。形容反应快,应答极为敏捷。《梁书.徐摛传》:“因问《五经》大义,次问历代史及百家杂说,末论释教。摛商较纵横,应答如响。”宋.洪迈《夷坚丙志.贾县丞》:“唐具述英华之故,李应答如响。”亦作“应接如响”。唐.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 述补 响,回声。应答不假思索,极为敏捷,像随着声音的发出而出现回声一样。《梁书·徐擒传》:“因问‘五经’大义,次问历代史及百家杂说,末论释教。擒商较纵横,~。”△褒义。用于形容才思敏捷,口齿流利。→应对如流 ?心拙口夯。也作“应对如响”、“应接如响”。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回答:答~。喊他不~。~承。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姓。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hè)。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对待:~付。~变。~酬。

回话,回复:回~。对~。~辩。~复。~案。对~如流。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报~。~报。

义同(dá),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 发出声音:钟~了。 声音高,声音大:~亮。~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回声:~应(yìng )。如~斯应(喻反应迅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答』

《廣韻》都合切《集韻》《韻會》《正韻》得合切,𠀤音溚。 《篇海》竹䇱也。  又當也,報也,合也。 《禮·儒行》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 《註》答之,謂應用其言也。  又《前漢·貨殖傳》答布、皮革千石。 《註》答布,麤厚之布也。答者,厚重之貌。  又水名。 《水經注》婁𣵠之山,波水出于其隂,謂之百答水。  又答祿,複姓。明答祿奕權,官翰林典籍,預修洪武《正韻》。  又《爾雅·釋言》答,然也。 《廣韻》亦作荅。

『如』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