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长絜短


   见“度长絜大”。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ù cháng jiào duǎn
成语注音 ㄉㄨˋ ㄔㄤˊ ㄐ一ㄠˋ ㄉㄨㄢˇ
成语简拼 dcj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度長長短
成语英文 compare length and siz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度长絜大”。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刘知畿《史通·称谓》:“但以地处函夏,人传正朔,度长絜短,魏实居多。”


成语典故

见“度长絜大”。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能容受的量:气~。 考虑,打算:置之~外。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 量词,次:一~。再~。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 姓。

计算,推测:忖~。揣~。审时~势。~德量力。

量物体的周围长度;也泛指衡量:“度长~大。” 古河名,古代中国黄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九条支流之一。

古同“洁”,干净。 廉洁。 明亮。 修整;修饰。

长度小,与“长(cháng )”相对:~期。~暂。~促。~途。~命。~讯。~浅。~兵相接。~小精悍。 缺少,欠:~少。~缺。 缺点:~处。护~。取长补~。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度』

《唐韻》《集韻》《韻會》徒故仍。 《正韻》獨故切,𠀤音渡。 《說文》法制也。从又,𢉙省聲。 《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 《書·舜典》同律度量衡。 《傳》度,丈尺也。 《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又躔度。 《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 《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 《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又殳也。 《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 《註》度,殳也。 《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又法度。 《易·節卦》節以制度。 《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又度量。 《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又風度。 《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又初度。 《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 《註》初生年時也。  又姓。 《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又縣度,山名。 《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又古度,樹名。 《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又《玉篇》與渡通。過也。 《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又《廣韻》徒落切,音鐸。 《爾雅·釋詁》謀也。 《詩·小雅》周爰咨度。 《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又《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又投土於版也。 《詩·大雅》度之薨薨。 《箋》度,猶投也。  又度支,官名。 《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絜』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𠀤音結。 《說文》麻一耑也。  又《博雅》靜也。 《玉篇》淸也。 《廣韻》經典潔用絜。 《易·說卦》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按絜,朱子本義作潔。 《詩·小雅》絜爾牛羊。 《禮·經解》絜靜精微易敎也。 《左傳·桓六年》絜粢豐盛。  又《廣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𠀤音擷。 《禮·大學》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註》絜,猶結也,挈也。 《朱子·章句》絜,度也。 《莊子·人閒世》見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 《音義》絜,約束也。  又《爾雅·釋水》絜,九河之一。 《註》水多約絜也。  又《集韻》顯結切,音肸。義同。  又《集韻》詰計切,音契。提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戛。挈或作絜,㯮也。

『短』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𠀤端上聲。 《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 《徐曰》若以弓爲度也。 《廣韻》促也,不長也。 《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禮·月令》度有長短。  又長短術。 《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 《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  又短功。 《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  又短人。 《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 《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 《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又凡指人過失曰短。 《史記·屈原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前漢·蕭望之傳》鄭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 《師古註》短謂毀其短惡也。  又叶多卷切,音近亶。 《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又叶都眷切,音近玷。 《蘇轍·夷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峰巒古崖石,草木條榦短。 《集韻》或作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