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然无累


   指心胸开阔,心境单纯,不受外界的干扰。廓然,形容空旷寂静的样子;无累:没有累积的东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uò rán wú lěi
成语简拼 krwl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心胸开阔,心境单纯,不受外界的干扰。廓然,形容空旷寂静的样子;无累:没有累积的东西。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傅雷家书》:“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成语典故

《傅雷家书》:“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空阔,广阔:~然。寥~。 扩大:~张。 空寂:孤独:“悲忧穷戚兮独处~”。 物体的周围、外缘:轮~。耳~。 古同“郭”,外城。

对,是:~否。不~。不以为~。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 这样,如此:当~。~后。~则。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 古同“燃”。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连续,重叠,堆积:~计。~日。~积。~~。日积月~。连篇~牍。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进税。 连及,连带:~及。牵~。拖~。

疲乏,过劳:劳~。~乏。 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廓』

《廣韻》《正韻》苦郭切《集韻》《韻會》闊鑊切,𠀤音鞹。 《爾雅·釋詁》大也。 《詩·大雅》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吳志·周瑜傳》性度恢廓。  又《說文》空也。 《前漢·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  又《集韻》開也。 《揚子·方言》張小使大,謂之廓。 《荀子·狄隘篇》荀子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 《後漢·班勇傳》廓開朝廷之德。  又《集韻》或作郭。 《韓愈·徐偃王廟𥓓》堅嶠之後,達夫郭之。  又劒削曰廓。 《揚子·方言》劒削,自關而東,或謂之廓,或謂之削。  又州名。 《廣韻》廓州,漢西羌地,前涼湟河郡,周爲廓州。

『然』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𠀤如延切,音䔳。 《說文》燒也。 《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 《孟子》若火之始然。 《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 《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又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 《集韻》通作䕼。  又《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 《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又《廣韻》語助。 《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 《註》然之言焉也。  又《廣韻》如也。 《詩·邶風》惠然肯來。 《禮·檀弓》貿貿然來。  又承上接下語。 《禮·曲禮》然後客坐。  又《檀弓》然則盍行乎。 《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又《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 《註》然猶而也。  又果然,獸名。 《周禮·春官·巾車》然。𧜀髤飾。 《註》然,果然也。◎按埤雅作𤡮。詳犬部𤡮字註。  又率然,蛇名。 《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又連然,縣名。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又燕然,山名。 《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又姓。 《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又叶而鄰切,音人。 《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 《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无』

《唐韻》武夫切,音巫。 《說文》𣞣,亡也。奇字,无通𣞣。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易·乾卦》无咎。 《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 《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巫。 《說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  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 《註》虛無皆有閒隙。 《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 《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无。 《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 《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 《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 《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 《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累』

《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𠀤音欙。 《玉篇》同纍。 《孟子》係累其子弟。 《趙註》係累猶縛結也。 《戰國策》係累吾民。 《註》累、纍同。  又《禮·月令》乃合累牛騰馬,遊牝于牧。 《註》累、騰皆乗匹之名。 《集韻》𤜖,或作累。求子牛。  又《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正韻》魯猥切,𠀤音壘。 《類篇》絫,或作累。詳絫字註。  又《廣韻》良僞切《集韻》力僞切,𠀤纍去聲。緣坐也。 《書·旅獒》終累大德。 《左傳·隱十三年》相時而動,無累後人。 《公羊傳·桓二年》及者何累也。  又力果切,音倮。 《禮·曲禮》爲大夫累之。 《註》累,倮也。  又《集韻》力涉切,音獵。地名。鉅鹿下曲陽縣西南有肥累城。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𠀤音欙。 《說文》綴得理也。 《禮·樂記》纍纍乎端如貫珠。  又《說文》一曰大索也。 《小爾雅》纍繘也。 《前漢·李廣傳》以劒斫絕纍。 《註》纍,索也。  又《玉篇》繫也。 《廣韻》係也。亦作縲。 《左傳·僖三十三年》不以纍臣釁鼓。 《註》纍,囚繫也。 《前漢·司馬遷傳》幽于纍紲。 《註》纍,係也。  又《詩·周南》葛藟纍之。 《釋文》纍,纏繞也。  又《詩·小雅》甘瓠纍之。 《註》纍,蔓也。  又《禮·玉藻》喪容纍纍。 《註》羸憊貌。  又《齊語》諸侯甲不解纍。 《註》纍,所以盛甲也。  又《史記·孔子世家》纍纍若喪家之狗。 《註》纍纍然,不得志之貌也。  又《前漢·郊祀志》秦巫𧙈社主巫保,族纍之屬。 《註》族纍,二神名。  又《前漢·揚雄傳》欽弔楚之湘纍。 《註》李奇曰:不以罪死曰纍。  又姓。 《廣韻》晉七輿大夫纍虎。  又《集韻》《正韻》𠀤魯猥切,音壘。㟪壘,山名。或作纍。  又《集韻》力僞切,音嫘。同累事相緣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