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


   指 春秋 时 吴 公子 季札 。相传 吴王 寿梦 有四子: 诸樊 (或称 谒 )、 馀祭 、 馀眛 (一作 夷昧 )、 季札 。 季札 贤, 寿梦 欲废长立少。 季札 让不可。 寿梦 卒, 诸樊 立,与 馀祭 、 馀眜 相约,传弟而不传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án líng jì zǐ
成语简拼 yljz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 春秋 时 吴 公子 季札 。相传 吴王 寿梦 有四子: 诸樊 (或称 谒 )、 馀祭 、 馀眛 (一作 夷昧 )、 季札 。 季札 贤, 寿梦 欲废长立少。 季札 让不可。 寿梦 卒, 诸樊 立,与 馀祭 、 馀眜 相约,传弟而不传子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引长:~长(cháng )。~续。蔓~。~年益寿。 展缓,推迟:~迟。~缓。~宕。~误。 引进,请:~聘(聘请)。~纳。~师。~医。 姓。

大土山:山~。丘~。~谷迁变(简作“陵谷”)。 高大的坟墓:~园。~墓。~寝。 古同“凌”,侵犯,欺侮。

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弟(小弟)。~父(小叔叔)。 末了:~世。~春(春季末一月)。明~(明代末年)。~军(体育运动竞赛的第三名)。 一年的四分之一: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度。~风。 一段时间:~节。~候。~相(xiàng )(某个地区在某个季节的自然景象)。雨~。 姓。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动物的卵:鱼~。蚕~。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延』

《唐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𠀤音綖。 《說文》長行也。  又《廣韻》進也。 《禮·射義》孔子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 《儀禮·覲禮》𢷤者延之曰升。 《註》從後詔禮曰延。延,進也。  又《爾雅·釋詁》長也。 《揚子·方言》延永,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施於衆長謂之永。 《班固·西京賦》歷十二之延祚。  又《廣韻》遠也。 《史記·蒙恬傳》延袤萬餘里。  又《爾雅·釋詁》𨻰也。 《疏》鋪𨻰也。  又《正韻》納也。 《前漢·公孫弘傳》弘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  又《集韻》及也。 《書·大禹謨》賞延于世。  又《廣韻》稅也,言也。  又《韻會》遷延也,淹久貌。 《左傳·襄十四年》晉人謂之遷延之役。 《註》遷延,却退也。 《張衡·西京賦》遷延邪睨。 《註》李善曰:遷延,引身也。  又盤屈曰宛延。 《揚雄·甘泉賦》颺翠氣之宛延。 《註》宛延,長曲貌。  又《爾雅·釋詁》閒也。 《疏》謂閒𨻶。今墓道也。 《左傳·隱元年隧而相見註》隧若今延道。  又《韻會》州名。漢高奴縣,後魏置延州。  又地名。 《左傳·隱元年》至於廩延。 《註》廩延,鄭邑。𨻰留酸棗縣北有延津。  又《昭二十七年》延州來季子聘於上國。 《註》季子本封延陵,後復封州來,故曰延州來。  又《前漢·地理志》張掖郡有居延縣。 《註》居延澤在東北,古文以爲流沙。  又姓。 《後漢·延篤傳》篤,南陽人,爲京兆尹。  又《集韻》以淺切,音演。冕上覆也。 《禮·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 《集韻》或作綖。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韻會》延面切,𠀤音羨。 《集韻》延,及也。 《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踰延。望䆗窱以逕庭,渺不知其所返。 《註》延言互相周通。

『陵』

《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閭承切,𠀤音凌。 《爾雅·釋地》大阜曰陵。 《釋名》陵,崇也,體崇高也。 《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  又《爾雅·釋丘》後高陵丘。 《又》如陵陵丘。  又東陵,地名。 《書·禹貢》過九江,至于東陵。  又《玉篇》冢也。 《齊語》陵爲之終。 《註》以爲葬也。  又《玉篇》犯也。 《廣韻》侮也,侵也。 《易·賁象》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書·畢命》以蕩陵德。 《傳》陵,邈也。 《禮·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 《註》陵,躐也。  又《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 《註》王肅曰:陵遲,陂阤也。 《史記·平準書》選舉陵遲。 《前漢·成帝紀》日以陵夷。  又《玉篇》慄也。  又馳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苕,陵苕。 《註》一名陵時。  又淬也。 《荀子·君道篇》兵刃不待陵而勁。  又《荀子·致仕篇》凡節奏欲陵,而生民欲寬。 《註》峻也。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劒南道陵州仁壽郡。  又姓。 《正字通》永樂中濼州同知陵茂,高郵人。  又《廣韻》漢複姓六氏,吳季子之後有延陵氏,高士傳有於陵子仲,戰國策有安陵丑,呂氏春秋有鉛陵卓子,漢有高陵顯,秦高陵君之後,楚有公子,食采於鄧陵,後以爲氏。  又叶力中切,音隆。 《胡廣·侍中箴》國有學校,侯有泮宮。各有攸敎,德用不陵。  又叶落胡切,音盧。 《柳宗元·佩韋賦》雲岳岳而專强兮,果黜志而乖圖。咸觸屛以拒訓兮,肆隕越而就陵。  又與鯪同。 《楚辭·天問》陵魚何所。一作鯪。  又與凌通。 《史記·秦始皇紀》陵水經地。 《註》正義曰:陵作凌,歷也。 《玉篇》或作𠡭。 《𥡆天子傳》作䧙。

『季』

《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悸切,音記。 《說文》少稱也。 《玉篇》稚也。 《左傳·文十八年》髙辛氏有才子八人,以伯仲叔季爲序。  又物之稚者亦曰季。 《周禮·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 《疏》服與耜宜用穉材,尚柔忍也。  又細也,小稱也。 《管子·乗馬篇》季絹三十三。  又《儀禮·特牲饋食》掛於季指。 《註》季指,小指也。  又《廣韻》末也,凡四時之末月曰季月。末世曰季世。 《左傳·昭三年》叔向問晏子曰:齊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叔向曰:然,雖吾公室,亦季世也。  又姓。魯大夫季友,漢季布。 《說文》从子从稚省,稚亦聲。

『子』

《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𠀤音梓。 《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 《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 《增韻》嗣也。 《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 《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 《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又男子之通稱。 《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又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又卿之妻曰內子。 《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又《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又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又辰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 《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又《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疏》子者,奉恩宣德。  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又國名。 《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又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又姓。 《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又複姓。 《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又子細,猶分別。 《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 《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又去聲,才四切。 《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又與慈通。 《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又叶濟口切,音走。 《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又叶子德切,音則。 《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 《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