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勋


   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āi guó yuán xūn
成语注音 ㄎㄞ ㄍㄨㄛˊ ㄩㄢˊ ㄒㄨㄣ
成语简拼 kgy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開國元勛
成语英文 founding fathers of a nation
成语日文 蕣国(けんこく)する元勲(げんくん)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成语示例


古华《芙蓉镇》第二章:“用老戏里的话讲算一品当朝,开国元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


成语典故

元勋:首功,指大功臣。对创建新的朝代或国家立下大功的人。明.周楫《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洪秀全演义》第二十六回:“元炜向徐彦问道:‘大丈夫生于乱世,为末世之先僚,与为开国之元勋孰胜?’徐彦道:‘自然为开国元勋胜的。’”也作 ① 【开国元老】。(元老:政界年辈、声望高的人。)《宋史.赵普传》:“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缔构:指缔造国家。)明.李贽《焚书.与周友山书》:“(刘)秉忠自幼为僧,(元)世祖至大都见之,乃以释服相从军旅间,末年始就冠服,为元朝开国元老,非偶然也。” 偏正 开创邦国立下大功的人。语出《殊域周咨录》18卷:“昔中山武宁五,开国元勋,亦惟严守边境,防慎出入,故无败失。”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各位都是大清的~啊! 功业声望,名扬四海。”△褒义。多用于颂扬人物的品性,才识、伟人之功等。?窃国大盗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分割:对~。三十二~本。 通,使通:~导。~窍。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扩大、发展:~扩。~拓。 发动或操纵:~动。~车。 起始:~始。~宗明义。 设置、建立:~创。~国。~设。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支付:~销。~支。 沸腾,滚:~水。 举行:~运动会。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姓。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 同“圆”。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 中国朝代名:~代。~曲。 姓。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元』

《唐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原。 《精薀》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从二从人,仁字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在人身則爲體之長。 《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爾雅·釋詁》元,始也。  又《廣韻》長也。  又大也。 《前漢·哀帝紀》夫基事之元命。 《註》師古曰:更受天之大命。  又首也。 《書·益稷》元首明哉。 《前漢·班固敘傳》上正元服。 《註》師古曰:元,首也。故謂冠爲元服。  又本也。 《後漢·班固傳》元元本本。  又百姓曰元元。 《戰國策》制海內,子元元。 《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註》古者謂人云善人,因善爲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又《公羊傳·隱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左傳註》凡人君卽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 《羅泌·路史》元者,史氏之本辭也。君卽位之一年稱元,古之史皆然。書太甲元年維元祀,虞夏有元祀之文,非春秋始爲法也。  又氣也。 《公羊傳註》變一爲元。元者,氣也。  又正月一日曰元日。 《書·舜典》月正元日。 《註》朔日。  又諡法,行義悅民,始建國都,主義行德,𠀤曰元。  又姓。 《韻會》左傳,衞大夫元咺。  又後魏孝文拓拔氏爲元氏,望出河南。  又《韻補》叶虞雲切,音輑。 《桓譚·仙賦》呼則出故,翕則納新。夭矯經引,積氣關元。 《史記·敘傳》莊王之賢,乃復國𨻰。旣赦鄭伯,班師華元。◎按新、𨻰𠀤非文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