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如弁髦


   弁:古代的帽子;髦:儿童的垂发。比喻毫不可惜地丢弃无用之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ì rú biàn máo
成语注音 ㄑ一ˋ ㄖㄨˊ ㄅ一ㄢˋ ㄇㄠˊ
成语简拼 qrbm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棄如覍髦
成语结构  补充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弁:古代的帽子;髦:儿童的垂发。比喻毫不可惜地丢弃无用之物。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翟灏《通俗编·服饰》:“弃如弁髦,《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成语典故

弁:黑布冠。髦:童子的垂发。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之礼,先用黑布冠把垂发束好,三次加冠之后即丢弃不用。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无用之物。清.翟灏《通俗编.服饰》:“弃如弁髦,《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明.刘球《跋志溪彭氏所存泸溪先生十帖后》:“使同升不知重先生手笔,则亦视如地芥、弃如弁髦,必不能宝有之如昔矣。” 述补 弁,黑色的帽子。髦,小孩的垂发。古人行加冠礼,用黑布冠把垂发束好,三次加冠后即丢弃不用。《左传·昭公九年》:“~,而因以敝之?”△用于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无用之物。→弃若敝屣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舍去,扔掉:抛~。遗~。~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养(父母死亡的婉辞)。~置不顾。~瑕录用。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古代的一种帽子:~髦(a.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礼时用弁束住头发,礼成后把弁去掉不用,后喻没用的东西;b.喻轻视)。 〔~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 旧时称低级武官:马~。武~。

古代称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 毛中的长毫,喻英俊杰出之士:~硕。~士。~俊。 指马鬃:~马。 〔时~〕时兴的,如“~~的服装”。 古同“牦”,牦牛。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弃』

《說文》古文棄字。 《左傳·襄四年》是弃𨻰也。 《史記·周本紀》周后稷名弃,其母姜原欲弃之,因名曰弃。餘詳木部八畫。 《唐韻》詰利切《韻會》磬致切《正韻》去冀切,𠀤音器。 《說文》捐也。 《爾雅·釋言》忘也。 《詩·周南》不我遐棄。 《禮·冠禮·祝辭》棄爾幼志,順爾成德。

『如』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弁』

《唐韻》《集韻》《韻會》皮變切《正韻》毗面切,𠀤音汴。 《說文》本作㝸。冕也。象形。或作弁。 《玉篇》㝸,弁也,攀也,所以攀持髮也。 《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 《註》弁,名出於槃。槃,大也,言所以自光大也。 《疏》弁是古冠之大號。 《釋名》弁如兩手相合抃。時也以爵韋爲之,謂之爵弁。以鹿皮爲之,謂之皮弁。以𩎟韋爲之也。 《詩·衞風》會弁如星。  又急也。 《禮·玉藻》弁行剡剡起屨。 《疏》弁,急也。剡剡,身起貌。急行欲速,而身屨恆起也。  又戰懼狀。 《前漢·嚴延年傳》吏皆股弁。 《註》股戰若弁。弁謂撫手也。  又《王莽傳》予甚弁焉。 《註》弁,疾也。一曰撫手也,言驚懼也。  又手搏也。 《前漢·甘延壽傳》試弁爲期門。 《註》弁,手搏。  又星名。 《星經》天弁九星,在建近河,爲市官之長。  又地名。 《禮·檀弓》弁人有其母死,而孺子泣者。  又姓,與卞通。 《前漢·東方朔傳》弁嚴子爲衞尉。  又山名。 《廣輿記》卞山,一名弁山。山石瑩然如玉。在今湖州府城北。  又《集韻》薄官切,音盤。與般同。樂也。 《詩·小雅》弁彼鸒斯。 《傳》弁,樂也。

『髦』

《唐韻》莫袍切《集韻》《韻會》謨袍切,𠀤音毛。 《說文》髮也。 《釋名》髦,冒也。覆冒頭頸也。 《詩·鄘風》髧彼兩髦。 《傳》髦者,髮至眉,子事父母之飾。 《儀禮·旣夕》主人說髦。 《註》兒生三月,翦髮爲鬌,男角女羈,否則男左女右,長大猶爲飾存之,謂之髦。所以順父母幼小之心。 《左傳·昭九年》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小爾雅》弁髦,太古冠冠而敝者也。  又《詩·小雅》烝我髦士。 《傳》髦,俊也。 《爾雅·釋言》髦,選也。 《疏》毛中之長毫曰髦,士之俊選者也。  又馬鬣。 《儀禮·旣夕》馬不齊髦。 《註》齊翦也。 《禮·曲禮》乗髦馬。 《疏》不鬄落鬃鬣。  又《正字通》牛長髦者爲髦牛。 《史記·西南夷傳》取其筰馬,𤏡僮,髦牛。  又丘名。 《釋名》前高曰髦丘,如馬舉頭垂髦也。  又《揚子·方言》螳蜋謂之髦。  又《集韻》迷浮切,音謀。 《詩·小雅》如蠻如髦。 《箋》髦,西夷別名。武王伐紂,八國從焉。 《疏》牧誓曰: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彼髳此髦,音義同也。 《釋文》髦,舊音毛。尋毛鄭之意,當與尚書同,音莫侯反。 《集韻》本作𩭾。或作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