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弄巧成拙”。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西子捧心,愈见增妍;丑妇效颦,弄巧反拙。”
见“弄巧成拙”。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写起文章来,苦心孤诣地一心经营,往往~。”
玩耍,把玩:摆~。玩~。~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潮儿。戏~。~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 做,干:~假成真。~明白。 设法取得:~点钱花。 搅扰:这事~得人心惶惶。 耍,炫耀:搔首~姿。 不正当地使用:~权。~手段。捉~。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琴。梅花三~。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方言,小巷,胡同:~堂。里~。
技能好,灵敏:~妙。~思。~劲。~干(gàn )。精~。轻~。乖~。心灵手~。~发奇中。 美好:~笑(指美好的笑貌)。 虚伪(特指语言):~言。~诈。~辩。~言令色。 恰好:~合。~遇。恰~。
翻转,颠倒:~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复。~侧。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两方面的经验。~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诉。~馈。适得其~。物极必~。 抵制,背叛,抗拒:~霸。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常。 回击,回过头来:~驳。~攻。~诘。~思。~躬自问。 类推:举一~三。
笨,不灵巧:笨~。弄巧成~。~劣。 谦辞,称自己的:~作。~见。~笔。~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盧貢切,籠去聲。 《爾雅·釋言》玩也。 《疏》謂玩好也。 《詩·小雅》載弄之璋。 《前漢·趙堯傳》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 又戲也。 《左傳·僖九年》夷吾弱不好弄。 《註》弄,戲也。 《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鉤盾弄田。 《註》師古曰:弄田,謂宴游之田。 又《韻會》侮也。 《前漢·東方朔傳》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無所爲屈。 又樂曲曰弄。 《晉書·桓伊傳》王徽之泊舟靑溪側,令人謂伊曰:聞君善吹笛,試爲我一奏。伊便下車,踞胡牀,爲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 《南史·隱逸傳》宗少文善琴,古有金石弄,惟少文傳焉。 《嵆康·琴賦》改韻易調,奇弄乃發。 又《字彙》巷也。
『巧』《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絞切,敲上聲。 《說文》技也。 《廣韻》能也,善也。 《韻會》機巧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 《山海經》義均始爲巧,倕始作下民百巧。 又《增韻》拙之反。 《韻會》黠慧也。 《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 《淮南子·主術訓》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 又《廣韻》好也。 《詩·衞風》巧笑倩兮。 又《韻會》射者工于命中曰巧。 《孟子》知譬則巧也。 又《廣韻》僞也。 《詩·小雅》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傳》出言虛僞,而不知慚於人。 《禮·月令》毋或作淫巧。 《註》淫巧,謂僞飾不如法也。 又《廣韻》苦敎切。 《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𠀤敲去聲。義同。 又叶去九切,音糗。 《前漢·司馬遷傳》聖人不巧,時變是守。
『反』《唐韻》府遠切《集韻》《韻會》甫遠切,𠀤音返。 《說文》覆也。从又,厂。 《詩·周頌》福祿來反。 《註》言福祿之來,反覆不厭也。 又《前漢·𨻰勝傳》使者五反。 《註》師古曰:反,謂回還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孚艱切,𠀤音幡。 《廣韻》斷獄平反。 《韻會》錄囚平反之,謂舉活罪人也。 《增韻》理正幽枉也。 《前漢·食貨志》杜周治之,獄少反者。 《註》反,音幡。 又通作翻。 《前漢·張安世傳》反水漿。 又《集韻》《韻會》𠀤部版切,翻上聲。 《集韻》難也。 《詩·小雅》威儀反反。沈重讀。 又《集韻》方願切,音販。難也。 《詩·小雅》威儀反反。毛萇說。一曰順習貌。 又《正韻》販亦作反。 《荀子·儒效篇》積反貨而爲商賈。 又《集韻》孚萬切,音娩。覆也。
『拙』《唐韻》職悅切。 《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𠀤音梲。讀若專入聲。 《說文》不巧也。 《書·周官》作僞心勞日拙。 《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 《戰國策》敎人而不能,則謂之拙。 又《釋名》屈也。使物否屈,不爲用也。 《史記·范睢傳》楚之鐵劒利,而倡優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