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者:射鸟的人;篡:取得。射鸟的人无法取得。比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
弋者:射鸟的人;篡:取得。射鸟的人无法取得。比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序》:“扬雄曰:‘鸿飞冥冥,弋者何篡焉。’言其违患之远矣。”
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汉.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晋.李轨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 鸿,大雁。弋,古代以绳系在箭上射猎。篡,夺取,取得。大雁高飞,射猎者不能射中而取得,后用以比喻远走高飞,以避危害。 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又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肯效屠门嚼,久嫌弋阳篡。’此以猎人捕捉猎物比喻钻营高官厚禄。宋.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一:“弋人怅何慕,一举渺江海。” 主谓 弋,用带着绳子的箭射鸟;弋者,射鸟的人;篡,夺取。射鸟者束手无策,一无所得。比喻统治者无法夺隐逸贤者之志。《后汉书·逸民传序》:“扬雄曰:‘鸿飞冥冥,~焉。’言其违患之远矣。李贤注引宋衷曰:‘鸿高飞冥冥薄天,虽有弋人,何施巧而取也? 喻贤者隐处不罹暴乱之害也。’”△用以比喻统治者无以夺隐逸者之志。也作“弋者何慕”。
用带绳子的箭射鸟:~获。~人何篡(“篡”,取,鸿雁飞得很高,射鸟的人无所施其技)。 姓。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副词,多么:~其壮哉! 姓。
古同“呵”,谴责。
古同“荷”,担。
封建时代特指臣子夺取君位:“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盗之祸”。~位。 泛指夺取:“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公孙敖与壮士往~之”。~夺。~党。~国。~权。
《唐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𠀤音翊。 《玉篇》繳射也。 《韻會》弋,繳射飛鳥也。 《周禮·夏官·司弓矢》矰矢,茀矢用諸弋射。 《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庾之屬,利射侯與弋。 《詩·鄭風》弋鳧與鴈。 《疏》弋謂以繩繫矢而射也。 《列子·湯問篇》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纖繳,乗風振之,連雙鶬於靑雲之際。 《註》蒲且子,古善弋射者。 又左弋,官名。 《前漢·百官表》少府屬有左弋。太初元年,更名爲佽飛,掌弋射。 又《韻會》弋,取也。 《書·多士》非我小國,敢弋殷命。 《註》弋,取也。 《疏》弋,射也。射而取之,故弋爲取也。 又《玉篇》橛也。所以挂物也。 《爾雅·釋宫》雞棲於弋爲榤。 《疏》弋,橜也。 《玉篇》一作杙。 又《釋宮》樴謂之杙。 《註》橜也。 又黑色。 《前漢·文帝紀贊》身衣弋綈。 《註》如淳曰:弋,皁也。師古曰:弋,黑色也。 又水名。 《隋書·地理志》鄱陽郡弋陽縣,舊曰葛陽,有弋水。 又縣名。 《後漢·郡國志》北地郡弋居縣。 又國名。 《前漢·𨻰湯傳》南排,月氏,山離,烏弋。 《註》山離,烏弋,去中國二萬里。 《揚雄·長楊賦》登南山瞰烏弋。 又《後漢·西域傳》栗弋,國屬康居,出名馬蒲萄酒,特有名焉。 又無弋,羌部名。 《後漢·西羌傳》羌無弋爰劒者,秦厲公時爲秦所拘執,以爲奴隸,後得亡歸。羌人以奴爲無弋,以爰劒嘗爲奴隸,故因名之。 又姓。 《姓苑》出河東。今蒲州有弋氏。 《詩·鄘風》美孟弋矣。 《註》弋,姓也。 又與㚤通。 《韻會》㚤,婦官。通作弋。漢有鉤弋夫人。 《前漢·外戚傳》孝武鉤弋趙倢伃。武帝巡狩過河閒,使使召之。旣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卽時伸。號曰拳夫人,居鉤弋宮。
『者』《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𠀤音赭。 《說文》別事詞也。从白𣥐聲。𣥐,古文旅字。 《韻會》今作者。 《玉篇》語助也。 《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 《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又《韻補》叶掌與切。 《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 《註》索隱曰:者,協音渚。 《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又叶阻可切。 《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又叶之戈切。 《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又《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𣏔聲。𣏔,古文困字。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𠀤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 《書·臯陶謨》禹曰何。 《詩·小雅》夜如何其。 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 《賈誼·過秦論》𨻰利兵而誰何。 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 《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又《前漢·袁盎傳》南方𤰞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 《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又國名。 《隋書》西域有何國。 又姓。 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又《集韻》《正韻》𠀤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易·噬嗑》何校滅耳。 《詩·曹風》何戈與祋。 《小雅》何簑何笠。 《商頌》百祿是何。 又通訶。 《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 《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篡』《集韻》《韻會》《正韻》𠀤初患切。逆而奪取曰篡。 《爾雅·釋詁》篡,取也。 《註》篡者,奪取也。 《前漢·衞靑傳》靑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靑,欲殺之,其友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 《註》師古曰:逆取曰篡。 又弋取也。 《字彙補》《揚子》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別本作篡,非。篡原字从艹,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