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歌式舞


   式:语助词,无实义。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ì gē shì wǔ
成语简拼 sgsw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式:语助词,无实义。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成语示例


靡浪,五岭奚尘,~,仁哉至仁,公其飨福,于万斯春。(南朝·陈·徐陵《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蔡邕《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遐迩大小一心,同欢同喜逸豫,式歌式舞。”


成语典故

汉·蔡邕《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遐迩大小一心,同欢同喜逸豫,式歌式舞。”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物体外形的样子:~样。样~。 特定的规格:格~。程~。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阅兵~。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算~。公~。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叙述~。命令~。

唱:~唱。~咏。~颂。~坛。~台舞榭。~舞。能~善舞。 能唱的文词:唱~。~谱。~词。~诀。民~。诗~。~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咏言。

物体外形的样子:~样。样~。 特定的规格:格~。程~。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阅兵~。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算~。公~。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叙述~。命令~。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 耍弄:~弊。~文弄墨。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式』

《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𠀤音識。 《說文》法也。 《韻會》爲法也。 《書·說命》百官承式。 《微子之命》萬邦作式。 《詩·大雅》式是南邦。  又《韻會》取法也。 《詩·大雅》古訓是式。 《後漢·崔寔傳》師五帝而式三王。  又《廣韻》用也。 《詩·大雅》維此良人,作爲式穀。 《箋》式,用也。賢者在位,則用其善道。  又《廣韻》度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 《註》式謂用財之節度。  又《增韻》制也。 《前漢·宣帝紀》樞機周密,品式備具。  又《增韻》㨾也。  又車前木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參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後,以揉其式。 《疏》式謂人所憑依而式敬,故名此木爲式也。  又《廣韻》敬也。 《韻會》乗而俛首致恭曰式。義取憑式也。 《書·武成》式商容閭。 《疏》式,車上之橫木,男子立乗,有所敬,則俛而憑式,遂以式爲敬名。  又發語辭。 《詩·邶風》式微式微。 《箋》式,發聲也。  又式道𠋫,官名。 《前漢·百官表》式道左右中𠋫。 《註》應劭曰:式道凡三𠋫,車駕出還,式道𠋫持麾至宮門,門乃開,師古曰:式,表也。  又姓。 《姓譜》見《姓苑》。  又與栻通。 《史記·日者傳》分策定卦,旋式正棊。 《註》索隱曰:式卽栻也,旋轉也。  又《集韻》惕德切,音忒。惡也。  又《集韻》蓄力切,音敕。占文也。古者大出師,則太師主抱式。  又《韻補》叶式吏切,音試。 《詩·大雅》天不湎爾以酒,不義後式。旣愆爾止,靡明靡晦。  又叶施灼切,音鑠。 《蘇軾·司馬溫公銘》二聖忘巳,惟公是式。公亦無我,惟民是度。

『歌』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𠀤音柯。 《說文》詠也。 《徐曰》長引其聲以詠也。 《釋名》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也。 《揚子·方言》兗冀言歌,聲如柯。 《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正義曰》直言不足以申意,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 《禮·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 《又》歌之爲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又曲合樂也。 《詩·魏風》我歌且謠。 《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 《疏》正義曰:謠旣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爲總名,未必合樂也。  又《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曰謠。  又《古樂府註》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奏樂曰登歌,曰升歌。  又鐘名。 《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  又山名。 《廣輿記》歌山,在廣西平樂府富川縣。  又朝歌,地名,紂所都也。漢爲縣,屬河內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叶古賀切,音過。 《左貴𡣕·晉元后誄》內敷隂敎,外毗陽化。綢繆庶政,密勿夙夜。恩從風翔,澤隨雨播。中外禔福,遐邇詠歌。說見《顏氏·刊謬正俗》。  又叶居之切,音姬。 《屈原·遠遊》張樂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又叶斤於切,音居。 《柳宗元·饒娥𥓓辭》鄱民哀號,或以頌歌。齊女色憂,傷槐罷誅。 《說文》或作謌。 《集韻》或作𡃭。

『式』

《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𠀤音識。 《說文》法也。 《韻會》爲法也。 《書·說命》百官承式。 《微子之命》萬邦作式。 《詩·大雅》式是南邦。  又《韻會》取法也。 《詩·大雅》古訓是式。 《後漢·崔寔傳》師五帝而式三王。  又《廣韻》用也。 《詩·大雅》維此良人,作爲式穀。 《箋》式,用也。賢者在位,則用其善道。  又《廣韻》度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 《註》式謂用財之節度。  又《增韻》制也。 《前漢·宣帝紀》樞機周密,品式備具。  又《增韻》㨾也。  又車前木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參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後,以揉其式。 《疏》式謂人所憑依而式敬,故名此木爲式也。  又《廣韻》敬也。 《韻會》乗而俛首致恭曰式。義取憑式也。 《書·武成》式商容閭。 《疏》式,車上之橫木,男子立乗,有所敬,則俛而憑式,遂以式爲敬名。  又發語辭。 《詩·邶風》式微式微。 《箋》式,發聲也。  又式道𠋫,官名。 《前漢·百官表》式道左右中𠋫。 《註》應劭曰:式道凡三𠋫,車駕出還,式道𠋫持麾至宮門,門乃開,師古曰:式,表也。  又姓。 《姓譜》見《姓苑》。  又與栻通。 《史記·日者傳》分策定卦,旋式正棊。 《註》索隱曰:式卽栻也,旋轉也。  又《集韻》惕德切,音忒。惡也。  又《集韻》蓄力切,音敕。占文也。古者大出師,則太師主抱式。  又《韻補》叶式吏切,音試。 《詩·大雅》天不湎爾以酒,不義後式。旣愆爾止,靡明靡晦。  又叶施灼切,音鑠。 《蘇軾·司馬溫公銘》二聖忘巳,惟公是式。公亦無我,惟民是度。

『舞』

《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𠀤音武。 《說文》舞樂也。 《玉篇》足相背也。 《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 《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  又鍾體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 《註》此四名者,鍾體也。  又變弄也。 《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 《又》舞知以御人。  又官名。 《周禮·地官》有舞師。  又地名。 《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 《前漢·地理志》舞隂,縣名。  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