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决自裁


   引决:同“引诀”,自杀;自裁:自杀。指自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ǐn jué zì cái
成语注音 一ㄣˇ ㄐㄩㄝˊ ㄗˋ ㄘㄞˊ
成语简拼 yjzc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引决:同“引诀”,自杀;自裁:自杀。指自杀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贾谊前上治安策中,有言公卿得罪,不宜拘辱,但当使他~,方是待臣以礼等语。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五十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财(裁)。”


成语典故

并列 引决,自杀;自裁,自己裁决。即自杀。自己杀死自己。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及罪至罔加,不能~。”△用于生命方面。→引分自裁。也作“引决自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退却:~退。~避。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禹~江疏河”。 堤岸被水冲开:~口。溃~。 断定,拿定主意:~定。~断。~计。~然。~胜。~议。犹豫不~。 一定(用在否定词前):~不后退。 决定最后胜败:~赛。~战。 执行死刑:处~。枪~。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从,由:~从。~古以来。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剪。~缝。~衣。对~。 减除,去掉一部分:~减。~军。~员。 决定,判断:~判。~夺(考虑决定)。~决。~度(duó)。~断。 安排取舍:体~。别~。独出心~。 节制,抑止:制~。独~。 杀:自~。 古同“才”,仅,方。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引』

《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𠀤音蚓。 《說文》開弓也。 《徐鉉曰》象引弓之形。 《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  又《廣雅》演也。 《易·繫辭》引而伸之。  又《爾雅·釋詁》長也。 《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 《書·梓材》引養引恬。  又相牽曰引。 《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 《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 《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  又《集韻》導也。 《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 《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  又卻也。 《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 《註》引,卻也。  又相薦達曰引。 《史記·魏其侯傳》兩人相爲引重。 《註》相薦達爲聲勢。 《後漢·張皓王龔傳論》顯登者以貴塗易引。  又服氣法曰道引。 《莊子·刻意篇》道引之士,養形之人。 《史記·留侯世家》道引不食穀。  又治疾法有撟引。 《史記·扁鵲傳》鑱石撟引。 《註》謂爲按摩之法,夭撟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又十丈爲引。 《前漢·律歷志》其法用竹爲引,高一分,廣六分,長十丈。引者,信也。 《註》信讀曰伸,言其長。  又《廣韻》《正韻》羊晉切《集韻》《韻會》羊進切,𠀤蚓去聲。 《集韻》牽牛綍也。 《禮·檀弓》弔於葬者,必執引。 《疏》引,柩車索也。  又《集韻》一曰曲引。 《蔡邕·琴操》有思歸引。  又引古作𢪉。

『决』

《玉篇》俗決字。 《廣韻》《集韻》《韻會》𠀤古穴切,音玦。水名。 《水經》決水,出廬江雩婁縣南大別山。 《注》俗名爲檀山峴,蓋大別之異名也。其水歷山委注而絡其縣,西北流逕蓼縣故城,灌水注之,故地理志曰:決水北注蓼入灌,灌水於蓼亦入決。  又決決,北方水名。 《山海經》龍侯之山,決決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又行流也。 《管子·君臣下篇》決之則行,塞之則止。 《左傳·襄三十一年》不如小決使道。  又斷也,判也。 《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  又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又以齒斷物亦曰決。 《禮·曲禮》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銳喙決吻。 《疏》鳥乃喙長,決物食之時,以其近喙本決,故云決吻。決如字。  又烏穴反。  又開也。 《儀禮·鄕射禮》袒決遂。 《註》決猶闓也。以象骨爲之,著右大擘指,以鈎絃闓體也。闓音開。 《詩·小雅》決拾旣佽。  又絕也,與訣同。 《前漢·蘇武傳》李陵與蘇武決去。 《註》決,別也。  又決曹,官名。主罪法者。 《後漢·黃昌傳》習文法,仕郡爲決曹。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呼決切,音血。疾貌。一曰小飛也。與𦐍通。 《莊子·逍遙遊》決起而飛,搶楡枋。決或作𦐍。  又《集韻》苦穴切,音闋。與缺同。或从血作𧖫。亦作決。 《史記·秦始皇紀》譬猶騁六驥過決𨻶也。  又涓惠切,音桂。疾貌。 《莊子·齊物論》麋鹿見之而決驟。 《註》決,徐邈讀古惠反。

『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二切,音字。 《玉篇》由也。 《集韻》從也。 《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 《疏》自,由也。 《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 《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傳》自,從也。  又《玉篇》率也。  又《廣韻》用也。 《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傳》自,用也。 《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 《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又自然,無勉强也。 《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又《集韻》己也。 《正韻》躬親也。 《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𠀤音紕。 《說文》鼻,引气自畀也。 《釋名》鼻,嘒也。出氣嘒嘒也。 《管子·水地篇》𦜉發爲鼻。 《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 《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又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 《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 《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 《杜註》炊鼻,魯地。  又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 《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 《師古註》有鼻在零陵。 《孟子》作有庳。  又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又《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 《註》相習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別名。  又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 《李時珍曰》卽豨薟。  又《內典》阿鼻,此曰無閒。 从自从畀。俗从白,非。

『裁』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牆來切,𠀤音材。 《說文》制衣也。 《玉篇》裂也。  又《儀禮·士喪禮疏》布單衣,漢時名爲通裁。  又節也。 《易·繫辭》化而裁之謂之變。 《吳語》救其不足,裁其有餘。  又鑒別也。 《後漢·李膺傳》獨持風裁。  又自裁,自殺也。 《前漢·霍光傳》卒有物故自裁。  又裁度也,與財通。 《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  又通纔。 《前漢·功臣傳》戸口可得而數,裁什二三。  又《廣韻》昨代切,音在。亦製裁也。 《穀梁傳序》準裁靡定。 《註》讀去聲。  又《韻補》叶前西切,音齊。 《楚辭·惜誓》黃鵠後時而寄處兮,鴟梟羣而制之。神龍失水而陸居兮,爲螻蟻之所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