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绳棋布


   形容纵横整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ǐn shéng qí bù
成语注音 一ㄣˇ ㄕㄥˊ ㄑ一ˊ ㄅㄨˋ
成语简拼 ysqb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引繩棋布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纵横整齐。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苏轼《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庐舍道巷,引绳棋布。”


成语典故

形容纵横整齐。宋 苏轼《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庐舍道巷,引绳棋布。” 并列 形容排列整齐。宋·苏轼《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庐舍道巷,~。”△褒义。多用于建筑物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退却:~退。~避。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子。~索。缆~。~梯。~操。~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墨。准~。~正。~之以法。 继续:“~其祖武”(继承祖先)。 赞誉:“~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姓。

文娱项目的一类,亦特指“棋子”:象~。围~。~盘。~道。星罗~布。举~不定(喻拿不定主意)。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 古代的一种钱币。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 流传,散播:~道。~施。 做出安排:~置。~景。~局。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引』

《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𠀤音蚓。 《說文》開弓也。 《徐鉉曰》象引弓之形。 《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  又《廣雅》演也。 《易·繫辭》引而伸之。  又《爾雅·釋詁》長也。 《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 《書·梓材》引養引恬。  又相牽曰引。 《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 《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 《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  又《集韻》導也。 《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 《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  又卻也。 《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 《註》引,卻也。  又相薦達曰引。 《史記·魏其侯傳》兩人相爲引重。 《註》相薦達爲聲勢。 《後漢·張皓王龔傳論》顯登者以貴塗易引。  又服氣法曰道引。 《莊子·刻意篇》道引之士,養形之人。 《史記·留侯世家》道引不食穀。  又治疾法有撟引。 《史記·扁鵲傳》鑱石撟引。 《註》謂爲按摩之法,夭撟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又十丈爲引。 《前漢·律歷志》其法用竹爲引,高一分,廣六分,長十丈。引者,信也。 《註》信讀曰伸,言其長。  又《廣韻》《正韻》羊晉切《集韻》《韻會》羊進切,𠀤蚓去聲。 《集韻》牽牛綍也。 《禮·檀弓》弔於葬者,必執引。 《疏》引,柩車索也。  又《集韻》一曰曲引。 《蔡邕·琴操》有思歸引。  又引古作𢪉。

『棋』

同棊。  又《集韻》《韻會》𠀤居之切,音基。 《集韻》根柢也。或作檱。 《史記·律書》萬物根棋。

『布』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故切,音抪。 《說文》布枲,織也。 《廣韻》布,帛也。 《小爾雅》麻紵葛曰布。 《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  又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 《易·說卦》坤爲布。 《詩·衞風》抱布貿絲。 《傳》布,幣也。 《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 《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  又泉也。 《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 《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 《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 《註》師古曰: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又《廣雅》布,施也。 《莊子·列禦宼》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又《玉篇》𨻰列也。 《書·康王之誥》諸侯入應門右,皆布乗黃朱。 《傳》皆𨻰四黃馬朱鬣,以爲庭實。 《左傳·昭十六年》僑若獻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 《註》布,𨻰也。  又《廣雅》布,散也。 《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 《註》布路,分散。  又《爾雅·釋天》祭星曰布。 《註》布,散祭於地。  又《廣雅》布,班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布似布,帛似帛,華山有之。 《註》草葉中有象布帛者,因名。  又藥名。 《本草集解》昆布,亦名綸布。生南海,葉如手大,似薄葦,紫赤色。  又金布,書名。 《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 《註》師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篇名。  又懸泉激流曰瀑布。 《孫綽·天台賦》瀑布飛泉以界道。  又露布。 《續博物志》露布,捷書別名,以帛書揭之於竿,欲天下知聞也。  又姓。 《晉書·陶侃傳》江夏布興。  又複姓。 《史記·趙世家》姑布子卿。 《註》司馬彪曰:姑布,姓。  又與尃通。 《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專結縷。 《註》徐廣曰:尃,古布字。 《漢書》作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