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天大罪


   弥天:满天;形容极大。天大的罪过。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í tiān dà zuì
成语注音 ㄇ一ˊ ㄊ一ㄢ ㄉㄚˋ ㄗㄨㄟˋ
成语正音 “弥”,不能读作“ní”。
成语简拼 mtdz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彌天大辠
成语英文 terrible crimes
成语俄文 вопиющее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成语日文 極悪(ごくあく)の大罪(たいざい)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弥天:满天;形容极大。天大的罪过。



反义词



成语示例


你在沧州做下弥天大罪,却在这里。(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一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王偁《东都事略》:“臣有弥天之罪,也有弥天之功。”


成语典故

弥天:满天,形容大。天大的罪恶。元.无名氏《谢金吾》四折:“纵有那弥天罪,也准赎。”清.吴趼人《情变》五回:“他家两房只有这一子,任是犯了弥天大罪,何至于把他撵出大门。”亦作“迷天大罪”。《水浒传》一一回:“你在沧州做下迷天大罪,却在这里!”《红楼梦》七七回:“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什么迷天大罪!” 偏正 极大的罪恶。张弦《记忆》:“用旧报纸包东西,本来是极平常,极自然也极合理的举动,为什么竟成了~!”△贬义。用于形容人罪恶深重。→罪大恶极 罪孽深重 十恶不赦 ?功标青史。也作“迷天大罪”、“逆天大罪”。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气候:~气。~冷。 季节,时节:冬~。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老~。 敬辞:~作。~名。~手笔。 时间更远:~前年。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夫〕医生(“夫”读轻声)。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古通“太”。 古通“泰”。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 刑罚:判~。畏~。待~。请~。 苦难,痛苦:受~。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弥』

《玉篇》同彌。 《廣韻》武移切《集韻》《韻會》民𤰞切,𠀤音迷。 《說文》弛弓也。  又《玉篇》徧也。 《周禮·春官·大祝》彌祀社稷禱。 《註》彌猶徧也。  又《類篇》終也。 《詩·大雅》誕彌厥月。 《傳》彌,終也。  又《廣韻》益也。 《論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又《廣韻》長也,久也。  又遠也。 《左傳·哀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彌甥也。 《註》彌遠也。  又祲也。 《周禮·春官·𦕑祲》掌十煇之法,七曰彌。 《註》彌者,白虹彌天也。  又彌縫,補闕也。 《易·繫辭》彌綸天地之道。 《疏》彌,謂彌逢補合。 《左傳·僖二十六年》彌縫其闕。  又彌彌,猶稍稍也。 《前漢·韋賢傳》彌彌其失。  又彌龍,車飾。 《史記·禮書》彌龍所以養威也。 《註》索隱曰:謂金飾衡軛爲龍。  又扞彌,國名。 《前漢·西域傳》扞彌國,今名寧彌。  又姓。 《廣韻》三輔決錄有新豐彌升。  又羌複姓,後秦將軍彌姐婆觸。  又《類篇》綿批切,音迷。嫛彌,嬰兒也。 《禮·雜記》中路嬰兒失其母焉。 《註》嬰,猶嫛彌也。  又《韻會》母婢切,彌上聲。 《類篇》止也。 《韻會》息也。 《周禮·春官·小祝》彌災兵。 《前漢·李廣傳》彌節白檀。 《註》彌節,少安之意。 《韻會》通作弭。

『天』

《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𠀤腆平聲。 《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 《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 《易·說卦》乾爲天。 《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 《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 《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 《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天,根氐也。 《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又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又神名。 《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𠛬。 《陶潛詩》𠛬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又地名。 《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 《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又山名。 《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 《註》天山,卽祁連山。  又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又署名。 《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又景天,草名。 《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又髡𠛬。 《易·暌𧰼》其人天且劓。  又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𠀑,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大』

《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 《正韻》度柰切,𠀤音汏。小之對。 《易·乾卦》大哉乾元。 《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 《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又初也。 《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 《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又徧也。 《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又肥美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 《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又過也。 《戰國策》無大大王。  又長也。 《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 《疏》大,長也。  又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𠛬序官。  又措大,士也。 《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又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又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又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𠀤音泰。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唐佐切,音䭾。 《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 《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又叶徒計切,音第。 《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 《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 《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 《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罪』

《廣韻》徂賄切《集韻》粗賄切,𠀤音㠑。 《說文》捕魚竹罔。 《易·解卦》君子以赦過宥罪。 《書·大禹謨》罪疑惟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