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缝其阙


   弥缝:补救;阙:过错。补救行事的过失。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í féng qí què
成语注音 ㄇ一ˊ ㄈㄥˊ ㄑ一ˊ ㄑㄩㄝˋ
成语简拼 mfqq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彌縫其闕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弥缝:补救;阙:过错。补救行事的过失。


成语示例


君临四海,日有万机,懋建诤臣,~。 《宋史?杨昭俭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


成语典故

述宾 弥缝,设法遮掩或补救。阙,同“缺”指过错。补救行事的过失。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例]这季度,厂里对生产管理作了一系列改革,~,效益上去了,挽回了上季度的损失。△用于描写防范弥补事务。→亡羊补牢 弥患无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针线连缀:~纫。~缀。~制。~补。~连。裁~。

空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子。~隙。裂~。见~插针。 缝合的地方:天衣无~。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郦食(yì)~〕中国汉代人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疑。 过错:~失。 姓。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京城,宫殿:“城~辅三秦”。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弥』

《玉篇》同彌。 《廣韻》武移切《集韻》《韻會》民𤰞切,𠀤音迷。 《說文》弛弓也。  又《玉篇》徧也。 《周禮·春官·大祝》彌祀社稷禱。 《註》彌猶徧也。  又《類篇》終也。 《詩·大雅》誕彌厥月。 《傳》彌,終也。  又《廣韻》益也。 《論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又《廣韻》長也,久也。  又遠也。 《左傳·哀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彌甥也。 《註》彌遠也。  又祲也。 《周禮·春官·𦕑祲》掌十煇之法,七曰彌。 《註》彌者,白虹彌天也。  又彌縫,補闕也。 《易·繫辭》彌綸天地之道。 《疏》彌,謂彌逢補合。 《左傳·僖二十六年》彌縫其闕。  又彌彌,猶稍稍也。 《前漢·韋賢傳》彌彌其失。  又彌龍,車飾。 《史記·禮書》彌龍所以養威也。 《註》索隱曰:謂金飾衡軛爲龍。  又扞彌,國名。 《前漢·西域傳》扞彌國,今名寧彌。  又姓。 《廣韻》三輔決錄有新豐彌升。  又羌複姓,後秦將軍彌姐婆觸。  又《類篇》綿批切,音迷。嫛彌,嬰兒也。 《禮·雜記》中路嬰兒失其母焉。 《註》嬰,猶嫛彌也。  又《韻會》母婢切,彌上聲。 《類篇》止也。 《韻會》息也。 《周禮·春官·小祝》彌災兵。 《前漢·李廣傳》彌節白檀。 《註》彌節,少安之意。 《韻會》通作弭。

『其』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碁。 《韻會》指物之辭。 《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 《詩·大雅》其在于今。  又助語辭。 《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 《詩·周南》灼灼其華。 《玉篇》辭也。  又姓。 《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之切,音姬。 《韻會》語辭。 《書·微子》若之何其。 《詩·小雅》夜如何其。  又人名。 《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𨻰留高陽人也。 《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 《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 《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又山名。 《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 《註》其音基,山名。 《廣韻》在琅邪。  又地名。 《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又《集韻》《韻會》居吏切。 《正韻》吉器切,𠀤音寄。 《韻會》語已辭。 《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 《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又通已。 《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又《韻會》或作忌。 《詩·鄭風》叔善射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