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张剑拔


   比喻雄健。亦作“剑拔弩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nǔ zhāng jiàn bá
成语注音 ㄋㄨˇ ㄓㄤ ㄐ一ㄢˋ ㄅㄚˊ
成语简拼 nzjb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弩張劍拔
成语英文 eyeball to eyeball(The knives are out.)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雄健。亦作“剑拔弩张”。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轻裾长袖难为伍,一卷吟哦蓬藿门。莫道而今诗思澹,弩张剑拔气犹存。沈砺《题近作后》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丰道生《真赏斋赋》:“昔者周穆巡狩,至乎坛山,吉日癸巳,亲题材石间,弩张剑拔,虎跳龙盘。”


成语典故

比喻雄健。明 丰道生《真赏斋赋》:“昔者周穆巡狩,至乎坛山,吉日癸巳,亲题石间,弩张剑拔,虎跳龙盘。”沈砺《题近作后》诗:“轻裾长袖难为伍,一卷吟哦蓬藿门。莫道而今诗思澹,弩张剑拔气犹存。”参见“剑拔弩张”。 并列 形容形势十分紧张,一触即发。明·丰道生《真赏斋赋》:“~,虎跳龙盘。”△多用于指军事、政治方面的紧张形势。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弓。~机。~手(弓手)。~箭。~炮(发射石块的弩机)。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商店开业:开~。 拉紧:紧~。~力。 扩大,夸大:夸~。 放纵,无拘束:乖~。嚣~。 料理,应酬:~罗。 惊惶,慌忙:~惶失措。 看,望:~望。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姓。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

抽,拉出,连根拽出:~腿。~草。~牙。~苗助长。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数城。 吸出:~毒。~火罐儿。 选取,提升:提~。~擢。 超出,高出:海~。挺~。~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尖儿。出类~萃。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一~。 改变:坚韧不~。心志不可~。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弩』

《唐韻》《正韻》奴古切《集韻》《韻會》暖五切,𠀤怒上聲。 《說文》弓有臂者。 《釋名》弩,怒也,有勢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鉤弦曰牙,似齒牙也。牙外曰郭,爲牙之規郭也。下曰懸刀,其形然也。合名之曰機,言如機之巧也,亦言如門戸樞機,開合有節也。 《古史考》黃帝作弩。 《太公·六韜》强弩長兵者,所以踰水戰也。 《史記·孫吳傳》萬弩夾道而發。  又弩師,軍名。 《後漢·順帝紀》調五營弩師,令敎習戰射。  又弩父,卒名。 《揚子·方言》東海之門卒謂之弩父。 《註》主擔幔弩導幨,因名。  又水弩,蟲名。 《前漢·五行志註》射工亦呼水弩。

『拔』

《唐韻》《集韻》《韻會》𠀤蒲八切,辦入聲。 《說文》擢也。 《增韻》抽也。 《易·乾·文言》確乎其不可拔。  又《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後漢·蔡邕傳》連見拔擢,位在上列。 《晉書·胡母輔之傳》甄拔人物。  又《爾雅·釋詁》殲拔殄,盡也。  又《增韻》攻而舉之也。 《前漢·高帝紀》攻碭,三日拔之。 《註》破城邑而取之,若拔樹木幷得其根本。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撥切,音跋。回也。  又《增韻》疾也。 《禮·少儀》毋拔來。 《疏》拔,速疾之意。 《前漢·𨻰項傳贊》拔起隴畝之中。 《註》疾起也。  又挺也。特立貌。 《杜甫詩》友于皆挺拔。  又括也。矢末也。 《詩·秦風》舍拔則獲。 《疏》以鏃爲首,故拔爲末。  又除也。 《周禮·秋官·赤犮氏註》赤犮猶言捇拔。 《疏》拔,除去之也。  又與茇通。 《前漢·禮樂志》拔蘭堂。 《註》拔,舍止也。  又《集韻》北末切,音撥。把也。  又《集韻》《韻會》𠀤蒲蓋切,音旆。 《詩·大雅》柞棫拔矣。 《疏》拔然生柯葉也。  又《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𠀤音佩。 《詩·大雅·朱傳》挺拔而上,不拳曲蒙密也。  又拂取也。  又《唐韻》《集韻》𠀤房越切,音伐,草名。 《爾雅·釋草》拔蘢葛。 《註》似葛,蔓赤,葉多。  又《集韻》筆別切。讀若分別之別。晉俗謂平地除𡊅曰拔。  又《張華·鮑文泰誄》抱道冲虚,執義貞厲。栖遲無悶,不營不拔。厲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