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回;忌:忌讳;往亡:旧黄历上不吉利的日子。旧时指不宜回家的忌日。
归:回;忌:忌讳;往亡:旧黄历上不吉利的日子。旧时指不宜回家的忌日。
汉书?郭躬传》附陈伯敬:“桓帝时,汝南有陈伯敬者,行必规步,坐必端膝,呵叱狗马,终不言死,目有所见,不食其肉,行路闻凶,便解驾留止,还触归忌
归:回;忌:忌讳;往亡:旧黄历上不吉利的日子。旧时指不宜回家的忌日。
主谓 往亡,旧指凶日,也称“往亡日”,旧历每月都有,或在寅日,或在巳日。旧指不宜回家的忌日。《后汉书·郭躬传》附陈伯敬:“桓帝时,汝南有陈伯敬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呵叱狗马,终不言死,目有所见,不食其肉,行路闻凶,便解驾留止,还触归忌,则寄宿乡亭。”△旧历法用语。
嫉妒,憎恨:猜~。~才。~能。~妒。~贤妒能。 害怕,畏惧:顾~。肆无~惮。 禁戒:~戒。~食。~讳。禁~。 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迷信称不吉利的日子:~日。~辰。生~(已死父母的生日)。
去,到:~返。~复。~还(huán )。~来。交~。向~。勇~直前。 过去:~昔。~日。~事。~古。~常。以~。一如既~。 同“望”。
逃:逃~。流~。 失去:~佚。~羊补牢。 死:伤~。死~。 灭:灭~。~国奴。救~。兴~。
古同“无”,没有。
《唐韻》《集韻》《韻會》渠記切《正韻》奇寄切,𠀤音惎。 《說文》憎惡也。 《增韻》嫉也。 《詩·周南·小星箋》以色曰妒,以行曰忌。 又《廣韻》忌諱也。 《周禮·春官·小史》詔王之忌諱。 《疏》謂告王以先王之忌諱也。 又《地官·誦訓》掌道方慝,以詔辟忌。 《註》不避其忌,則其方以爲苟于言語也。 又憚也。 《左傳·昭六年》民知有辟,則不忌于上。 又怨也。 《晉語》小人忌而不思。 《註》怨也。 又戒也。 《書·呂𠛬》敬忌罔有擇言在身。 《註》忌之言戒也。 又敬也。 《左傳·昭元年》非羇何忌。 《註》言不敬羇客,當誰敬哉。 又忌日,親喪日也。 《禮·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 又姓。 《風俗通》周公忌父之後,以王父字爲氏。 又龍忌,謂禁火日也。 《後漢·周舉傳》有龍忌之禁。 又《集韻》居利切《正韻》吉器切,𠀤音懻。語助辭。 《詩·鄭風》叔善射忌。 又《五音集韻》巨己切,音芑,亦戒也。 《詩·大雅》維此聖人,瞻言百里。維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說文》己心爲忌。會意。
『往』《唐韻》于兩切《集韻》雨兩切《正韻》羽枉切,𠀤王上聲。 《說文》之也。 《玉篇》行也,去也。 《易·履卦》素履往無咎。 《書·舜典》帝曰:兪,汝往哉。 《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又《玉篇》古往也。 《廣韻》往,昔也。 《易·繫辭》夫易彰往而察來。 《前漢·武帝紀》稽諸往古,制宜於今。 又約舉前事曰往往。 《史記·五帝紀》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敎固殊焉。 又凡以物致人曰往。 《曹植·與楊修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刊定也。 《王羲之帖》今往絲布單衣財一端,示致意。 又《集韻》於放切,王去聲。歸嚮也。 《史記·孔子世家贊》雖不能至,然心鄕往之。 又叶尹竦切,音勇。 《東方朔·七諫》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虎嘯而谷風生兮,龍至而錦雲往。
『亡』《唐韻》《集韻》《韻會》𠀤武方切,音忘。失也。 《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 《註》謂廢時失事也。 《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滅也。 《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 又逃也。 《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 又《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 又與忘同。 《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又《正韻》同無。 《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毛傳》亡謂貧也。 《說文》从入从𠃊。 《徐曰》𠃊音隱,隸作亡。 《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變林爲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