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到底


   归结到根本上。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ī gēn dào dǐ
成语注音 ㄍㄨㄟ ㄍㄣ ㄉㄠˋ ㄉ一ˇ
成语简拼 ggd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歸根到底
成语英文 in the final analysis(in the last analysis)
成语俄文 в концé концóв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归结到根本上。



反义词



成语示例


邓小平《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但是归根到底它是细致的工作,精雕细刻的工作,很深入的工作,结果得益处大,兵就不跑。”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成语典故

参见[归根结底]。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 见“归根结蒂”。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 彻底:~除。~究。~治。 依据,作为根本:~椐。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

从别处来:~达。~站。~来。~场。~任。~职。~案。签~。恰~好处。 往:~群众中去。 周全,全顾得着:周~。面面俱~。 成功:得~。办~。 姓。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➊下面;➋以后)。海~。~肥。 末了:年~。月~。到~。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 何,什么:~事伤感。 古同“抵”,达到。

同“的”。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痕切,音跟。 《說文》木株也。 《左傳·隱六年》農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又《廣韻》根,柢也。 《老子·道德經》重爲輕根。 《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  又《博雅》始也。  又天根星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註亢氐之間。  又金根,車名。 《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  又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 《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琅根。  又竹根,杯名。 《晉庾信報惠酒詩》山杯捧竹根。  又雲根,山名。 《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根。  又姓。 《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  又叶經天切,音堅。 《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譁諠。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到』

《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𠀤音倒。 《爾雅·釋詁》到,至也。 《疏》到者,自遠而至也。 《詩·大雅》靡國不到。  又姓。 《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底』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𠀤音邸。 《說文》山居也。  又《說文》下也。  又《玉篇》止也。 《爾雅·釋詁》底,待也。 《註》止也。 《疏》底者,在物之下,是亦止也。  又《玉篇》滯也。 《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 《註》底,滯也。 《晉語》戾久將底,底箸滯淫。  又《增韻》器臀也。 《詩·大雅》于橐于囊。 《箋》無底曰橐。有底曰囊。  又文書槀曰底。 《春明退朝錄》公家文書稿,中書謂之草,樞密院謂之底,三司謂之檢。祕府有梁朝宣底二卷,卽貞明中崇政院書也。  又凡供役使者曰小底。 《晉公談錄》皇城使劉承規,在太祖朝爲黃門小底。  又設疑之辭。 《匡謬正俗》俗謂何物爲底。此本言何等物,後省何,直云等物耳。應璩詩云:用等謂才學,言用何等才學也。去何言等,其言已舊,今人不詳根本,乃作底字,非也。唐人詩多用底字。 《杜甫·寄王陶二少尹詩》文章差底病。 《韓愈·曲江寄白舍人詩》有底忙時不肯來。  又與厎通。 《韻會》厎,通作底。 《詩·小雅》靡所底止。 《傳》底,至也。  又與砥通。 《前漢·枚乗傳》磨礱底厲。 《註》底,柔石也。  又叶都木切,音啄。 《郭璞·東海外大壑讚》寫溢洞穴,暵昏龍燭。爰有天壑,號爲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