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究柢


   追究底细。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ī gēn jiū dǐ
成语注音 ㄍㄨㄟ ㄍㄣ ㄐ一ㄡ ㄉ一ˇ
成语简拼 ggj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歸根究柢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追究底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成语典故

追究底细。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并列 追究底细。欧阳予倩《潘金莲》5幕:“~,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褒义。用于描写深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 彻底:~除。~究。~治。 依据,作为根本:~椐。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

推求,追查:研~。推~。讲~。追~。深~。有案必~。 极,到底:~竟( ➊ 到底,如“~~想干什么?” ➋ 结果,如“大家都想知道个~~”)。终~。

树木的根;引申为基础:根深~固。他的英文很有根~。

碓衡,杵柄。《集韻·支韻》:“柢,《字林》:碓衡。” 桃。《集韻·支韻》:“柢,桃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痕切,音跟。 《說文》木株也。 《左傳·隱六年》農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又《廣韻》根,柢也。 《老子·道德經》重爲輕根。 《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  又《博雅》始也。  又天根星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註亢氐之間。  又金根,車名。 《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  又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 《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琅根。  又竹根,杯名。 《晉庾信報惠酒詩》山杯捧竹根。  又雲根,山名。 《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根。  又姓。 《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  又叶經天切,音堅。 《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譁諠。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又切,音救。極也。 《易·說卦》其究爲健。  又推尋也。 《詩·小雅》是究是圖。  又謀也。 《詩·大雅》惟此四國,爰究爰度。 《註》究度,皆謀也。 《爾雅·釋詁》究,謀也。  又竟也。 《前漢·鼂錯傳》盛德不及究于天下。 《師古註》竟也。  又深也,窮盡也。 《孟子·疏解》究而言之,不敢以當達者。 《爾雅·釋言》究,窮也。  又懷惡不相親比之貌。 《詩·唐風》自我人究究。 《爾雅·釋訓》究究,惡也。 《註》相憎惡也。  又《廣雅》究,窟也。  又《援神契》士之孝曰究。  又《竺芝扶南記》山溪瀨中謂之究。 《水經注》鬰水自九德浦,逕越裳究,九德究,南陵究。  又南蠻別號。 《後漢·南蠻傳》日南徼外蠻𡗝究不事人邑豪,獻生犀白雉。 《註》究不事人,蠻𡗝別號。  又叶音旣。 《宋玉·神女賦》茂矣美矣,諸好備矣。盛矣麗矣,難測究矣。  又叶車御切。 《宋玉·神女賦》禮不遑訖,辭不及究。願假須臾,神女稱遽。迴腸傷氣,顚倒失據。

『柢』

《唐韻》《韻會》都禮切《正韻》典禮切,𠀤音邸。 《說文》根也。 《徐鍇曰》華葉之根曰蒂,木之根曰柢。 《老子·道德經》深根固柢。 《何劭·遊仙詩》根柢無雕落。  又與邸通。 《爾雅·釋器》邸謂之柢。 《郭註》根柢皆物之邸,邸卽底。  又《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𠀤音帝。  又《唐韻》《廣韻》都奚切《集韻》《正韻》都黎切,𠀤音低。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