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返璞


   真:本真;璞:未加工的玉。指去掉外饰,恢复其自然原始的面貌。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ī zhēn fǎn pú
成语注音 ㄍㄨㄟ ㄓㄣ ㄈㄢˇ ㄆㄨˊ
成语简拼 gzfp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歸真返璞
成语英文 return to one's original natur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真:本真;璞:未加工的玉。指去掉外饰,恢复其自然原始的面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也。”


成语典故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 确实,的确:~好。~正。~切。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本性,本原:纯~。天~。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 姓。

回,归:往~。~航。~工。~青(某些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转绿并恢复生长)。~销。~修。~还(huán )。流连忘~。

未雕琢过的玉石,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玉浑金(亦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喻人的天真状态,质朴,淳朴:抱~。返~归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真』

同眞。俗字。

『返』

《廣韻》甫遠切《集韻》《韻會》府遠切,𠀤音反。 《說文》還也。 《玉篇》復也。 《前漢·董仲舒傳》返之于天。 《註》謂還歸之也。  又《伍被傳》往者不返。 《註》言不復來也。  又叶補臠切,音扁。 《秦嘉詩》遣車迎子還,空去復空返。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又叶孚絢切,翻去聲。 《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逾延。望䆗窱以徑庭,眇不知其所返。延讀去聲。 《韻會》通作反。

『璞』

《廣韻》《韻會》匹角切《正韻》匹各切,𠀤音樸。 《玉篇》玉未治者。 《增韻》玉未琢。 《韻會》玉素也。 《老子·道德經》璞散則爲器。  又姓。 《正字通》明璞俊。  又《韻補》叶普木切,音朴。 《司馬彪·贈山濤詩》卞和潛幽冥,誰能證奇璞。冀願神龍來,揚光以見燭。 《正字通》或曰璞本有朴、僕二音,非叶也。《正韻》收璞入六藥,一屋闕璞,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