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伦攸斁


   彝伦:伦常;攸:语助词;斁:败坏。伦常败坏。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í lún yōu dù
成语注音 一ˊ ㄌㄨㄣˊ 一ㄡ ㄉㄨˋ
成语简拼 ylyd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彜倫攸攸
成语结构  复杂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彝伦:伦常;攸:语助词;斁:败坏。伦常败坏。


成语示例


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昔周道衰陵,乾纲绝纽。礼乐崩坏,彝伦攸斁。”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尚书·洪范》:“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


成语典故

彝:常。伦:理。攸:所。斁( ㄉㄨˋ dù ):败坏。 治国安民的常理遭到破坏。语出《书.洪范》:“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泪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三国.魏.王粲《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天降灾害,祸难殷流,初交殊族,卒成同盟,使王室震荡,彝伦攸斁。”晋.葛洪《抱朴子.广譬》:“邪正混侔,则彝伦攸斁。”《文心雕龙.史传》:“自平王微弱,政不及雅,宪章散紊,彝伦攸斁。”唐.卢怀慎《遗表》:“得人则庶绩其凝,失士则彝伦攸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器。~鼎。~尊。 常理,法理:~训(指长辈对后辈的日常训诲)。~伦。~常。~章。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族。~人。

辈,类:无与~比。不~不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天~。~常。~理。 条理,次序:~次。~类(a.条理;b.同类)。 姓。

所:性命~关。 疾走的样子:~然而逝。 水流的样子:河水~~。 文言语助词,无义:“四方~同”。

解除。 厌倦;懈怠;厌弃:“为絺为綌,服之无~。” 盛大的样子:“庸鼓有~,万舞有奕。” 终止。

败坏:“耗~下土,宁丁我躬。”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彝』

《唐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𠀤音姨。 《說文》宗廟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升,持米器,中實也。彑聲。 《左傳·襄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彝器。 《註》謂鍾鼎爲宗廟之常器。  又《廣韻》酒尊也。 《爾雅·釋器》彝卣罍,器也。 《註》皆盛酒尊,彝其總名。 《周禮·春官·小宗伯之職》辨六彝之名物,以待祼將。 《註》六彝,雞彝,鳥彝,黃彝,虎彝,蜼彝,斝彝。  又《廣韻》法也。 《周禮·春官》司尊彝。 《註》彝,灋也。言爲尊之灋也。  又《爾雅·釋詁》常也。 《書·洪範》彝倫攸敘。 《詩·大雅》民之秉彝。 《玉篇》一作𢍵。

『攸』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正韻》夷周切,𠀤音由。 《說文》作攸,行水也。 《註》攴,入水所仗也。秦刻石嶧山文,攸字作𣲏。 《孟子》攸然而逝。 《趙註》攸然迅走,趣水深處也。  又《爾雅·釋言》攸,所也。 《易·坤卦》君子攸行。 《詩·大雅》爲韓姞相攸。 《註》擇可嫁之所也。  又《左傳·哀三年》鬱攸從之。 《註》鬱攸,火氣也。  又《前漢·敘傳》攸攸外㝢。 《註》攸攸,遠貌。  又語助詞。 《書·洪範》彝倫攸敘。 《詩·大雅》四方攸同。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 《左傳·昭十二年》湫乎攸乎。 《註》攸,懸危貌。  又姓。 《急就篇》北燕有攸邁。攸字从攴作。

『斁』

《唐韻》《廣韻》羊益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亦。 《說文》解也,厭也。 《書·太甲》朕承王之休無斁。 《傳》我承王之美無厭。 《詩·周南》服之無斁。 《箋》乃能整治之,無厭倦。  又《說文》一曰終也。  又《小爾雅》明也。  又《廣韻》當故切《集韻》《正韻》都故切,𠀤音妒。同殬。敗也。 《書·洪範》彞倫攸斁。 《傳》斁,敗也。 《釋文》多路反。 《說文》引洪範作殬。 《詩·大雅》耗斁下土。 《箋》斁,敗也。 《釋文》《說文》字林皆作殬。  又《前漢·薛宣傳》不得其人,則大職墮斁。 《註》斁,丁固反。壞也。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塗也。周書,斁丹雘。◎按今書梓材,惟其塗塈茨,又惟其塗丹雘。疏於二文皆言斁卽古塗字。則塗本有作斁者,而《說文》引書作𢾅。書古文訓亦作𢾅。蓋𢾅譌爲斁也。  又《集韻》徒故切,音度。義同。  又《韻補》叶弋灼切。 《枚乗·七發》誠不必悔,決絕以諾。高歌𨻰唱,萬歲無斁。